【文匯網訊】(實習記者 鄒詠詩)鉛水風波持續,再有屋邨被驗出食水含鉛量超標,香港食水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會前主席何建宗承認水務署推出的自願優質食水檢驗計劃有漏洞,指標並不包括鉛,認為計劃可優化。他指水務署應帶頭進行大型全港屋邨食水化驗,再由專家委員會評審,以穩定民心。惟他強調市民毋須過於恐慌,因水溶性鉛才會進入血液被吸收,而本港食水酸度低,食水中顆粒狀的鉛理應能隨糞便排出體外。
何建宗說,水務署的優質食水檢驗計劃不包括檢驗重金屬,是由於重金屬大多來自工業污染,近年香港工業污染已沒有以往那麼嚴重,所以沒有把重金屬納入檢驗範圍。但他認為經過食水含鉛事件後,反映優質食水檢驗計劃有漏洞。他認為,署方一直只着重檢驗大腸桿菌等細菌,卻忽略喉管安全,將來可擴充檢驗指標,及監管建築商及水喉匠的用料。
樓宇管理疏忽 房署責無旁貸
何建宗指,水務署的管轄範圍僅為水源、水塘及街喉,若食水進入大廈內的喉管及水箱,則屬房屋署或物業管理公司管理,而署方只能透過自願性的優質食水檢驗計劃,保証邨內水質,他認為某程度上是次鉛水事件是樓宇管理疏忽所致,又認為房屋署收樓時未發現喉管有問題是責無旁貸。
他又指,目前水務署檢驗屋邨食水含鉛量的抽樣做法混亂,而世衛指引驗水是隨機抽樣及同一單位抽取多份樣本,目的是要反映居民平日飲用水的平均質素。何建宗又質疑坊間化驗所的驗水結果,他指要驗出食水內微克含鉛量需用質素較高的儀器,惟一般化驗所並沒有如此精密的機器,容易因被干擾而得出較高的鉛含量數字。
鉛難溶低酸性水 籲市民勿恐慌
作為前食水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會主席,何建宗表示過去曾多次參觀本港的食水處理廠,認為場內的設備及人才皆是本港首屈一指,而驗水標準一向受國際認可並多次獲獎,因此對本港水質十分有信心。
他表示市民毋須太過恐慌,強調只有水溶性鉛才會進入血液被吸收,而香港自來水酸性低,鉛不易溶於其中,而顆粒狀的鉛理應能隨糞便排出體外。他呼籲市民要對供水系統重拾信心,不要自亂陣腳,更指若「個個都搵公司驗水,就會世界大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