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央行11日意外宣佈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同時大幅下調當日中間價逾千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次性貶值1.86%。經濟學家評價,此舉觸及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核心,未來人民幣匯率會加大波動,但中國經濟基本面並不支持人民幣持續貶值。不過央行主導大幅下調人民幣中間價的舉動令市場貶值預期再起,當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貶值1.87%,離岸人民幣匯率跌幅近3%,雙雙創下1994年人民幣匯率並軌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央行發佈消息稱,自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消息發佈後,11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設在6.2298元,較前一日的6.1162元下調1136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貶值幅度達1.86%。
自2015年7月21日中國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至今逾十年,之所以在此時推進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的改革,央行表示,是因為當前中國貨物貿易繼續保持較大順差,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相對於全球多種貨幣表現較強,與市場預期出現一定偏離。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 偏離市場匯率幅度較大,優化做市商報價,有利於提高中間價形成的市場化程度,擴大市場匯率的實際運行空間,更好地發揮匯率對外匯供求的調節作用。
對於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比上一日大幅貶值近2%,央行認為,一方面是過去中間價與市場匯率的點差得到一次性校正;另一方面是近日公佈的一系列宏觀經濟金融數據使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預期出現分化,做市商更多關注市場供求的變化,當日中間價報價在上日收盤匯率6.2097元的基礎上出現約200個基點的貶值。
對於下一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央行表示,未來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同時,將推動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延長外匯交易時間,引入合格境外主體,促進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
央行還提出,根據外匯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儘管央行強調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但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首日引發市場貶值預期。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收盤貶值1.87%,報6.3258;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匯率跌幅擴大至2.9241%,至6.3955,雙雙創下1994年人民幣官方與市場匯率並軌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表格:匯改大事記
時間 主要改革措施
2005年7月21日 央行宣佈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007年5月21日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波動區間從0.3%擴大至0.5%
2010年6月19日 央行宣佈將重新繼續匯率改革,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
2012年4月16日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區間由0.5%擴大至1%
2014年3月17日 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
2015年8月11日 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