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多家私募認為A股大反彈在深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9-06]

【文匯網訊】周五全球股市多數下跌,反映了全球經濟引發的擔憂的情緒,抑制市場風險情緒。

據券商中國報道,周五美國股市收跌。市場人士正在權衡8月非農就業數據,以判斷美聯儲9月加息的可能性。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幅1.66%;標準普爾500指數跌幅1.5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1.05%。

周五日本日經指數收跌,全周該指數跌幅創2014年4月以來之最。

周五歐洲股市走低。歐洲斯托克50指數收盤下跌2.82%,報3,178.00點;德國DAX指數收盤下跌2.77%,報10,032.00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盤下跌2.40%,報6,045.50點;法國CAC40指數收盤下跌2.81%,報4,523.00點。

美國公佈的重要經濟數據非農就業報告顯示,8月非農環比僅增17.3萬人,大遜預期。但與此同時,美8月失業率降至2008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

市場認為,儘管8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幅不及預期,但這份報告仍然表明勞動力市場狀況強勁,足以使美聯儲在9月會議上考慮是否加息。

日本媒體:不用擔憂中國經濟的三個理由

最近中國股市的暴跌吸引了全球關注,日本外交學者網站日前以《現在還不應擔心中國經濟減速的三個原因》為題報道稱,中國經濟減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它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影響。但它忽視了有關中國經濟和中國未來的三個重要事實。

首先,應該從比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經濟減速,不僅要橫向比較,還要縱向比較。這意味著應該把中國的經濟表現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表現相比(橫向),還應該比較中國經濟的現狀與其歷史(縱向).

一旦這樣比較就會明顯看出,與歐盟和日本的經濟相比,中國經濟很不錯。的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今年可能降至7%以下,但6%至7%的增速仍可以使中國轉型為優質經濟體。

此外,當前中國的經濟減速一點兒也不突然,中國大多數經濟學家很早以前就認為,10%的GDP增速是不可持續的,實際上不利於中國的環境和未來增長。

其次,全世界對中國經濟這麼感興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一旦發生經濟危機會造成潛在的社會和政治影響。有些理論認為,經濟危機通常會引發社會和政治動盪甚至是變革。

不過,就中國而言,這些理論可能並不是很適用。原因很簡單:經濟危機與政治變革之間不存在直接聯繫。中國總體的社會和政治局勢是穩定的。

第三,中國經濟及其未來面臨的最根本問題就是改革能達到何種深度和廣度。如今很明顯的是,在中國各地,改革建議正面臨形形色色的官僚的強烈抵制。既得利益者正努力保住自己的財富,可以預料的是,未來反腐行動會加大力度,尤其是在金融領域。這是人們如今需密切關注的關鍵戰役。

A股千點反彈就在深秋爆發

興業證券張憶東認為新一輪行情的基礎將是「匯率最終穩住」疊加「財政、貨幣雙松」成為A股市場的主導性預期,9月行情進入新均衡期,反彈曲折前行,關鍵是確認底部、蓄勢待發。其判斷的基礎有三:

一,人民幣匯率短期趨穩有助於行情進入新均衡期

李總理表態「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的基礎」,最近三個交易日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已連續回落至6.5以下,趨穩。但是,匯率的不確定性仍在,而投資者對此的不安情緒也需要時間來平撫。

二,便宜是硬道理

不論是價值投資還是成長投資,各種風格類型的投資者已經能找到「自認為便宜」的股票。

比如,保險、銀行、汽車、家電、建築建材等低估值高分紅板塊已進入價值投資的低風險區域;腰斬甚至大跌70%以上的新興成長股,比如消費服務、醫藥、TMT、先進製造業等類股開始有精選個股的吸引力。中長期投資吸引力的顯現,有助於穩定住短期恐慌籌碼,從而封殺指數調整的空間。

三,行為金融學原理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看,「股災」之後的第三段反彈行情可能難超越7月初和8月初的前兩次,因此9月行情的重點不在於博反彈而在於行情正常化。

當前,極端情緒反覆宣洩之後,槓桿資金量顯著下降,機構倉位也在相對低位。「維穩窗口」之後,滑頭可能會獲利了結,引發波折。此輪價值股帶頭反彈後,後續需要新的驅動力,否則投資者將圍繞價值股進行波段操作。比如「滬股通」近期連續三日資金大幅流入後,周五重現小幅淨流出24.1億元。

因此,判斷9月份指數的波動區間,屬於創新低概率極低,但從當前點位來看反彈空間也有限,因此,9月份行情的重點不在於博弈短期雞肋式反彈,而在於為中期大行情耐心尋找機會、逢低逐步佈局。

真正機會在於為中期佈局,愛在深秋

張憶東分析:

第一,中報企業盈利至少不是拖累項,關鍵在於結構性亮點佐證了經濟轉型方向,A股中報淨利潤同比增速提升。結構上,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消費、新技術相關的傳媒、餐飲旅遊、醫藥、電子元器件、計算機等行業增長較快。

第二,長期來看,行情經過此次季度性調整之後,「被利用的轉型牛市」即利用資本市場引導經濟轉型的中長期邏輯依然成立,慢牛行情很可能在深秋啟動。

第三,由於「去槓桿」疊加移動互聯網導致行情調整更快,第二階段「盤整市」行情的調整時間概率更大的是季度性而非年度性,從而,愛在深秋,全年行情走N型。

總的來說,折騰短期反彈需博弈情緒,見好就收;佈局中期行情可精選機會,不懼買套——9月短期交易策略:首先,建議「非交易型」投資者以及大機構大資金,月初不必繼續追漲博短期反彈,相反可以趁反彈進行調倉、換股,將更多精力放在為中線佈局、精選機會上,等行情遭遇震盪、波折時反而應該勇敢買入、不懼短期買套。其次,建議交易型「老手」短期依然秉承斯諾克打法,波段操作,不斷地與大眾情緒做逆向博弈。

八大機構看後市:9月圍繞3000點波動

對於整個9月,機構牛人們是怎麼看待趨勢與機會的呢?是繼續尋底之路,還是絕地反擊開始?《金融投資報》採訪了多位市場人士。

廣證恆生宏觀策略研究總監張廣文:

圍繞2800-3400點進行震盪

趨勢上來看,短期走勢的性質仍屬於超跌反彈。由於前期殺跌時間之短、跌幅之大,大量套牢藍籌並未得到有效充分的換手,市場整體仍處於未出清的非均衡狀態,因此重新走穩仍需時日。

一方面,考慮到當前指數的上方有年線和3388-3490的跳空缺口的壓制,判斷3300-3500點將成為箱體的頂部區域。

另一方面,經過兩輪悲觀情緒的宣洩之後,儘管底部仍有待探明,但整體來看,9月繼續向下的空間不大,9月將圍繞2800-3400點進行箱底震盪。部分藍籌股已出現建倉機會,中長期大資金可逢低建立底倉,建議關注藍籌板塊中高股息率低估值的個股。

財富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孔逸:

在3000點可能會築底

預計接下來的9月份,A股將圍繞3000點的位置構築底部區域,個股震盪分化在所難免,而且股市在經歷暴漲暴跌後,無論資金供需和市場信心的改善還是估值體系的重構都需要時間,因此大盤休養生息的時間可能較長。

就投資機會來看,建議謹慎持股,優選中報預增股和業績出現向上拐點的優質藍籌,關注部分主體概念股如國企改革和十三五規劃概念。

廣東煜融投資高級研究員彭欽海:

本月是轉折月

其一,經過兩輪殺跌,市場的階段性風險基本釋放得差不多了,部分藍籌股已經回到合理估值區間,再向下已無多大空間;

其二,從技術走勢上來看,上證指數、深成指即將在這個位置形成日線MACD底背離走勢,而6月份時形成MACD頂背離走勢引發了劇烈的股災,這次的底背離走勢一旦形成,

威力不容小視。

因此,9月很可能是一個轉折月,會有不錯的上漲波段,至於能否演變成牛市下半場,還需要到時再作研判。

中長期來看,堅定看好A股牛市。邏輯有三個:其一,中國經濟依然是增長較快的經濟體,改革、反腐等將進一步激活各方面活力;其二,國家隊巨資進場救市,這些資金是要賺錢的,A股中期仍將向上邁進;其三,養老金入市、A股對外逐步開放等意味著未來有更多的資金流向A股。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游文峰:

上證指數圍繞3000點運行

更傾向於牛市中繼。只有經濟失速、改革與轉型失敗、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才會觸發牛熊轉換,而當下,政府底線思維防範系統性風險的決心,在通脹和資本外流雙重壓力下,央行意外降息可見其穩增長的決心,雙降之後央行仍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繼續投放流動性,而財政政策方面,預計下半年也將繼續發力,經濟失速的概率不大。

另外,當前私募機構倉位普遍較低,公募基金短期贖回壓力小於當時救市前情況,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倉位測算大約是 82%和32%。市場繼續大幅殺跌的可能性不大,但要走出頹勢,必須看到改革超預期推進、匯率預期穩定、基本面見底回升。後期需要繼續觀察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公佈、美聯儲加息進程以及人民幣匯率走勢、穩增長政策力度等。

因此,從綜合判斷來看,游文峰認為,在不出現極端情形之下,9月預計滬指將圍繞3000點位置構築底部區域。系統性風險過後,低估值藍籌具備跌出來的機會,而風險偏好下降之後股指依然高企的新興成長股或仍需擠泡沫,市場將呈現結構分化。

就機會來看,游文峰建議投資者保持防禦性的倉位,當前位置可逐步建倉低估值藍籌和白馬成長股。

北京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楊玲:

短期會經歷反覆盤整、震盪

回顧誘發近期兩輪大的暴跌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由於查配資去槓桿引發的市場的第一輪大跌;二是對人民幣貶值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的擔憂引發近期市場第二輪大跌。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去槓桿已經基本解除;由於政府或者央行有足夠的空間和能力穩定人民幣匯率穩定,基本不會出現由於熱錢流出導致人民幣無序貶值,進而對人民幣資產造成很大衝擊這種情況。

因此這些大的利空已經過去了,而且短期波動不改牛市基礎,依據政策面、貨幣面和經濟基本面,目前仍處於牛市階段,因此我們判斷在市場反覆築底盤整之後,市場底漸現,後期會震盪上行。

政策面上有不斷的利好政策出台;資金面上貨幣持續寬鬆,流動性較為寬裕;經濟基本面上來看楊玲判斷經濟大概率會在4季度迎來溫和復甦,主要是基於兩點:從長期來看,改革持續推進會逐漸見效;短期來看,各項強力穩增長的政策和措施會快速、高效的執行下去,短期會刺激經濟的溫和復甦。

短期來看,由於6月份以來的劇烈震盪給投資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響,資金的風險偏好下降,投資者的情緒和信心恢復需要一段時間,短期大盤大概率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反覆盤整、震盪築底,待底部夯實和市場情緒恢復之後,會震盪向上。

廣東煜融投資高級研究員彭欽海:

本月是轉折月

9月很可能是轉折月,會開啟一個上漲波段。理由有兩個:其一,經過兩輪殺跌,市場的階段性風險基本釋放得差不多了,部分藍籌股已經回到合理估值區間,再向下已無多大空間;其二,從技術走勢上來看,上證指數、深成指即將在這個位置形成日線MACD底背離走勢,而6月份時形成MACD頂背離走勢引發了劇烈的股災,這次的底背離走勢一旦形成,威力不容小視。因此,9月很可能是一個轉折月,會有不錯的上漲波段,至於能否演變成牛市下半場,還需要到時再作研判。

中長期來看,堅定看好A股牛市。邏輯有三個:其一,中國經濟依然是增長較快的經濟體,改革、反腐等將進一步激活各方面活力;其二,國家隊巨資進場救市,這些資金是要賺錢的,A股中期仍將向上邁進;其三,養老金入市、A股對外逐步開放等意味著未來有更多的資金流向A股。

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

結構性機會和投資價值顯現

恐慌性衝擊高峰已過。隨著人民幣匯率的企穩、意外「雙降」後重啟寬鬆預期、近期兩大首要任務穩增長防風險(尤其是金融)政策的發力,降槓桿貶匯率兩大衝擊波已進入尾聲,市場恐慌情緒與風險偏好或已觸底。

當前大盤指數滬深300、上證綜指的滾動市盈率快速下修至12.1、14.4倍,均已回落至近六年歷史均值下方;而隨著藍籌股估值回落至歷史低位後,銀行、家電、汽車、電力等高分紅藍籌股的股息率高達5%以上,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的投資吸引力上升,市場結構性機會與投資價值顯現。

從市場趨勢來看,貨幣政策、經濟走勢、人民幣匯率走勢、改革創新進度,它們成為近期影響市場四大因素,以上四大因素正部分發生積極變化。

另一方面,防風險明顯加強,近日管理層已將金融穩定提升至新高度,或預示後續金融改革、政策出台及監管制度的改革,將重點顧及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與心理預期。

在大盤指數估值已重新跌至歷史均值下方後,部分藍籌股或優質成長股已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與投資價值;然而高估值的部分中小創與題材股泡沫壓力仍有待釋放,市場結構性機會與風險並存,趨勢性行情短期難現,更多體現為階段性、結構性機會。

近期可重點挖掘質地優、被錯殺、已低估、有看點的超跌優質個股,建議重點從保險、房地產、家電、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中優選個股。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

9月進入窄幅波動狀態

9月份的市場趨勢會在經歷過8月的劇烈波動之後波幅收窄,進入窄幅波動的狀態。

從近期總體情況來看,場內外快速降槓桿、匯率快速貶值到位後,及近期中美兩大央行貨幣政策或基調的緩和,正舒緩了全球市場恐慌情緒與悲觀預期,上周後半段全球主要股指逾大宗商品快速反彈。而A股市場上,銀行、食品飲料、家電等高股息率藍籌股在上周也率先企穩反彈。

從宏觀環境來看,國內經濟數據表現不盡人意,其在接下來的疲軟程度或將進一步加深,而市場也還需要休養生息。未來大盤有望在3300-3400點左右形成較穩定的區域,而在經歷了進一步整理的前提下,第四季度有望迎來溫和上漲行情。

接下來可以關注醫藥、食品飲料、交通運輸等相對來說景氣度受影響較小、或者行業景氣度本身就不錯的板塊。例如在交通運輸板塊,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有望迎來消費高潮。

此外,由於市場未來在經過充分整理之後有望溫和回升,因此還需要部分倉位進行佈局。投資產品例如出口類做的較好的工程機械板塊標的和非銀類金融股。

保險、券商在經過前期大幅下降後,其業績高位回落後對股價有望形成一定支撐,而出口類做的較好的工程機械標的在未來也有望受益於人民幣匯率調整帶來的紅利。

      責任編輯:紫荊
周小川:目前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      [2015-09-06]
公安、證監會齊出手!A股掀最強監管風暴      [2015-08-31]
人社部:養老金投資不是為了拯救股市      [2015-08-28]
股市重挫 中信證券8內鬼身份曝光      [2015-08-28]
德媒:養老金入市提振中國股市      [2015-08-28]
專家建議中國啟用股市「斷路器」機制      [2015-08-28]
人民日報:中國不是國際資本市場下跌之源      [2015-08-27]
金價連跌3日 全日跌幅逾1%      [2015-08-27]
股市暴跌致王健林資產縮水130億美元      [2015-08-26]
「雙降」未能穩住股市?央行再注資1400億      [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