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9月14日出版《人民日報》在頭版位置刊發評論員文章,解讀國企改革。文章強調,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守底線,保證國有經濟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控制力、影響力不削弱,更不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企改革變成一部分人牟取暴利的機會。
全文如下:
方向明,改革興。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首要一條就是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對新形勢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根本原則、目標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導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根本要求。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鞏固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這種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既體現在國有經濟要有一定的數量和規模,與其他所有制經濟形成合理佈局;也體現在國有經濟要有質量和效率,在國內國際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還體現在國有經濟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具有控制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絕不是國企從競爭性領域大規模退出,更不能把國企改垮了、改沒了,而是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通過改革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遵循。
國企首先是企業。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改革必須堅持的原則。深化國企改革必須堅持增強活力與強化監管相結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推動國企與市場經濟深入融合,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必須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解決國有資產監管工作存在的越位、缺位、錯位等問題,實現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目標和根本落腳點。
國有企業屬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對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檢驗國有企業改革成敗的重要標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守底線,保證國有經濟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控制力、影響力不削弱,更不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企改革變成一部分人牟取暴利的機會。要通過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做到經營業績優、公司治理優、佈局結構優、企業形象優,最終發展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深化國企改革的政治保證。
深化國企改革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國人民的熱切期盼。必須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切實承擔好、落實好從嚴管黨治黨責任。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企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認準方向、激流勇進,我們相信,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一定會直掛雲帆濟滄海,開拓新境界、譜寫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