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裁軍30萬 文工團怎麼辦?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9-15]

【文匯網訊】據鳳凰網報道,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大會上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裁軍30萬員額。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11次裁軍。此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員額是230萬人。裁軍之後,這一數字將壓縮至200萬人。

消息一出,大家紛紛猜測,裁軍30萬人,究竟要裁掉誰?在新聞發佈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公開解釋道:「這次改革裁減軍隊員額將分步實施,重點將是壓減老舊裝備部隊、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調整優化軍隊結構。」

解放軍退役少將徐光裕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在即將被裁的非戰鬥人員中,文工團、體工大隊應該是首當其衝。他說,武警部隊有可能轉型成為國民警衛隊,職能轉變為平時國土警戒,戰時補充正規部隊。

如此看來,文工團又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文藝兵是對軍隊從事文藝創作、演藝、體育工作的現役官兵的統稱,在軍內通稱文藝工作者,比較正規點的,如原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局長汪守德稱「文藝戰士。」

早在上世紀20年代末,中共領導人毛澤東主導的「三灣改編」時就確立了軍隊文宣作為政工力量輔助的治軍策略,在軍隊籌建初期,紅軍、新四軍等師團部隊就注重話劇、歌舞等各類文藝宣傳骨幹培養,以提振鼓舞士氣。

軍隊文藝團體的誕生歷史幾乎與這支軍隊同步。火線鼓動,是中共軍隊文藝兵們的分內事。

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原團長王慶華回憶說,那時劇團的成員,除了會演戲唱歌,做戰勤工作外,還要刷標語、寫傳單。行軍打仗,每到一地,飯不吃,腳不洗,就先到老百姓家裡去鏟鍋灰,然後用水調和,用自己扎的麻刷子,在村裡光滑的牆上寫標語。根據黨內不同時期的任務和開展對敵鬥爭宣傳的需要,刷寫不同內容的標語。

而戰場休整期,為了打敗對手,往往需要文工團在前沿陣地進行對敵攻心戰。如中共老文藝兵陳大熒記載,在淮海戰役上,文工團員應八縱六十九團官兵要求,插到前沿陣地上去瓦解敵軍,文工團員找了一幅大紅布,因為找不到鉛筆,用剪刀剪了「投降是生路,頑抗是死路,歡迎蔣軍兄弟投誠」十八個大白字,用兩根竹竿撐起來,還在竿子上捆了一些香煙、花生、饅頭和一疊通行證,天甫亮,半連敵軍就舉著白旗來投降。

活躍戰爭的火線文藝的同時,早年的中共軍隊文藝兵還得為地方文藝演出出力,其素材也往往與憶苦思甜、動員青年農民參軍入伍、緩解軍力吃緊有關。

50年代後,大的戰事平息後,中共開始裁減龐大的軍隊,超編的文工團成為首要目標,各大軍區文藝團體都紛紛合併裁撤,中南海文工團也被迫解散。

近年來文藝兵在網絡上備受詬病,個別人被認為丟棄了優秀傳統,享受著很高軍隊俸祿,「滿腦子卻想著跑場子賺票子,用一技之長撈外快,對為兵服務卻沒興趣」。

2013年,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和總政幹部部聯合起草下發《關於規範大型文藝演出、加強文藝隊伍教育管理的規定》的軍令,對軍隊文藝單位人員私自商演走穴、軍紀散漫、醜聞炒作纏身等現象,作了12條之多的限制,要求軍隊文藝兵令行禁止。

文藝兵有今日之爭議,系軍紀存在一定程度渙散之表因,與世界軍事潮流相比,解放軍中的文職幹部制度也似乎有待改進。回顧2013年《鳳凰週刊》對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藝術局原局長汪守德的採訪內容,也許能給我們提供一種對現在「聲音」的思考角度。

記者:大家都習慣把部隊的文藝工作者稱為「文藝兵」,這樣稱呼準確嗎?

汪守德:其實「文藝兵」這個說法不是很科學,我們一般不會這樣稱呼。它就是軍隊文藝團體、文藝隊伍,有個說法叫「文藝戰士」。

記者:解放軍建立之前就有了軍隊文藝工作者,發展到今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任務和角色有什麼變化?

汪守德:根本性質、根本目的沒有任何變化—為兵服務,提高部隊戰鬥力。

水平有變化,從初級到高級。戰爭年代很殘酷,在戰鬥之間需要有這樣一種活潑的文藝形式,編一些節目活躍部隊生活,調節氣氛,鼓舞士氣。那時談不上多高的專業水平,就是唱唱、跳跳、說說,很簡單。後來逐漸要求高了,專業化了。到今天,有些水準高、影響大的藝術家也想來部隊,部隊在這方面要求也很高。

此外,隨著形勢的發展,從戰爭年代到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後,軍隊文藝工作者的服務方式越來越正規了,尤其是在今天文化載體、傳媒極其發達的情況下。他們需要用新的條件去服務部隊,通過拍攝電視劇、話劇、電影,用網絡等方式,把軍隊創作的文學作品、電視劇、電影、音樂、舞蹈、雜技向軍隊和社會傳播。

記者:之前您說,軍隊文藝工作者的規模越來越小,這種壓縮是跟裁軍人數同等比例,還是更多?

汪守德:不可能在每個隊伍裡有一個絕對比例,就是給你設定一個差不多的數量,能維持基本工作就可以了。

實際上,現在人數比較緊張,每個文藝團體工作起來,都真的很困難。現在一個團體百十人的編制夠幹什麼?百十人,包括了跳舞、唱歌、話劇表演者、機關後勤保障、行政人員……而一個舞蹈節目,隨便劃拉一下也得四五十人的隊伍才能排成一個陣勢,還有舞美、音響、燈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哪個方面都不夠。

記者:但社會上為什麼會認為這支隊伍很龐大?

汪守德:他們會盡力去做一些工作,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影響。大家一看,好像在各種比賽、演出上老是看到穿軍裝的在那兒晃來晃去、得獎,就覺得部隊文藝隊伍太大了。

記者:你怎麼看待其中的「追名逐利」的現象?

汪守德:軍隊要追求榮譽,所以參加比賽、各種評獎、活動,總想著軍隊文藝隊伍能佔一席之地。這裡面還有一個潛在的心理—既然有這樣的隊伍存在,就要為社會服務,提供高質量、影響大的作品。領導也好,隊伍本身也好,他們服務於社會、服務於軍隊的考慮是占主要的。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有追名逐利的思想,想自己成名成家,這很難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

什麼比賽都成了軍隊的,把什麼獎都拿了,也沒有必要,因為這畢竟是大眾參與的文化形式。軍隊在裡面有一些身影挺好,但如果都是軍隊自己,真的沒什麼意思。

記者:全軍的專業文藝隊伍各有什麼特點?

汪守德:總政四個團:歌舞團主要負責大型歌舞創作;話劇團主要創作一些軍隊題材、現代題材、歷史題材的大型話劇;歌劇團從事歌劇創作。總政還有一個軍樂團,進行軍樂創作和演奏,擔負國家領導人司禮任務,但不算在這個編制內。

其他的專業文藝團體,包括各大軍區的,二炮、武警等的,其實形式都差不多,分歌舞、戲劇、曲藝各個小分隊。每個團體會有一些各自的特色和強項。總政的強項是歌舞、戲劇、電視、雜技;瀋陽軍區是雜技、民樂;南京軍區和空政的電視劇搞得比較好,電視劇《炊事班的故事》就是空政拍的。

記者:有人批評軍隊文藝團體浪費軍費。

汪守德:文藝團體存在,肯定要耗一些錢,要辦一些晚會。但如果說完全沒有文藝生活,那生活也很枯燥。辦晚會,稍微上點檔次就要花點錢。亂花錢是不應該,但是花點錢總可以把晚會搞得好看一點,所以在這裡有矛盾——搞得太簡陋了,人家說怎麼窮兮兮;搞得好了,又被說鋪張浪費。怎麼能適中,讓人覺得你永遠很得體?這個很難。

軍隊文藝團體花多少錢,這個真的很難說。一個單位一年的活動經費恐怕也就是百十萬吧,很緊張。搞一台晚會或者弄一部戲劇,再給撥一點,那也捉襟見肘。要是全軍搞一些大型晚會,要求比較高,錢會更多一點。

記者:你怎麼看待社會上對軍隊文藝團體「應該壓縮人數」的看法?

汪守德:再壓縮的話就沒法干了。規模我認為已到了最小,除非你取消它。

記者:取消會帶來什麼?

汪守德:不光社會上,軍隊自己很多人也會有這種看法—軍隊文工團要它幹什麼?我們多年來就是這麼一個思想,看不慣的東西就想把它拍死,這種方法我覺得不可取。我們還得看怎麼能夠給它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我不贊成取消軍隊文藝團體。我們這支軍隊實際上是黨領導的軍隊,黨領導軍隊就要有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各種方式來開展,文藝隊伍、文藝宣傳,實際上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

這麼多年來,軍隊文藝團體創作了多少文藝作品?這些文藝作品給整個現當代史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如果沒有這支隊伍,我覺得會很寂寞,將來我們要想創作和體現一些作品的時候,怎麼來實現?

不是說社會團體不能去做這些事情,但是它完全是一種很自如、自由的狀態,很難在一定時期之內要求人去這樣做。有這支隊伍在這個地方擺著,隨時可以拉出來幹一些事情。而社會上的商業化運作完全是靠經濟衡量,你給我多少錢我給你幹多少活,將來可能花的錢更多。

我們應該以一種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不能說我們花錢養著這些人。有些錢是花在老幹部、退休人員身上,將來這個團體不存在了,這些人不還得發工資嗎?有的東西,它在的時候,你覺得有百般的毛病;它不在的時候,你再想要它卻很難再有了。

      責任編輯:leila
解放軍裁軍4類目標為主 文工團夠不上零頭      [2015-09-06]
裁軍亦強軍 被裁官兵都能去哪兒?      [2015-09-05]
英媒:中國宣佈裁軍給世界一個驚喜      [2015-09-04]
中國閱兵成世界媒體頭條 裁軍與新武器引關注      [2015-09-03]
國防部詳解閱兵和裁軍等問題      [2015-09-03]
盤點新中國11次大裁軍:軍隊員額從627萬到200萬      [2015-09-03]
軍事專家:此次裁軍主要原則是減少非戰鬥部隊人員      [2015-09-03]
韓紅回應請辭文工團副團長傳言      [2015-03-05]
蔡小心:一些軍隊幹部把文工團當「後宮」      [2015-03-04]
韓紅否認辭去空政文工團副團長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