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華西都市報報道,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透露,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戰艦殘骸多被日軍打撈、拆分,當做戰利品陳列在靖國神社及學校和公園。而國內不法分子的瘋狂盜撈則讓這些英烈戰艦在新時期再一次遭受劫難。據不完全統計,在黃海海戰中戰沉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艘戰艦中,至少有三艘遭遇過盜撈。
一塊銘牌、一枚炮彈、一枚「江南製造總局」構件、幾顆炮彈引信,還有一塊已經佈滿海跡的煤炭,以及一段百年來流傳在黑島的傳說,這些是經遠艦留給我們最後的訊息,而這些物件竟然是因為一次非法盜撈出現的。
潮水退去,海風撲面。站在林永生塑像前,可遠眺遼寧莊河黑島海域。在距離這裡5公里的老人石附近的海域,就是當年林永升和經遠艦官兵血灑海疆的地方。
就在這個海域,經遠艦的艦體曾被偷盜分子使用20噸重的大錘砸碎,被非法打撈上來的銅鐵被以廢舊金屬的價格賤賣。
經遠艦曾遭非法打撈數月
主炮銘牌有中德英文字,當地人2000元贖回
在莊河黑島,有關經遠艦沉沒的說法,已經成為當地百年來幾代人口耳相傳的共同記憶。
黑島海面的老人石,距離海岸約5公里,這裡就是經遠艦的沉沒之地。
2009年,黑島海域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艘從南方開來的大船停到了老人石頭附近。當地文史愛好者趙克豪說,從當年7月起,這些操著南方口音的人就在船上架起了一座鋼架平台,「用一個20噸重的鐵錘向海裡砸,然後再用大鏟子打撈,一次就能打撈上幾噸重的紫銅和鋼鐵,當時紫銅在市場上的價格非常高」。趙克豪說,在堆積如山的碎片中,有20多厘米厚疑似船體甲板的鋼板,還有一些炮彈殼子,以及一些齒輪等部件。
直到數月後,這起非法打撈事件才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注意。而據當地和這群南方人有過接觸的村民介紹,這艘非法打撈船來自福建,他們離去的真正原因是那個20噸重的「大鐵錘」出了故障掉進了海裡,因此才離開的。
作為一名文史愛好者,趙克豪曾有意留心過他們打撈上來的這些殘骸。
「其中就有一個寫著繁體『炮台』二字的銅牌,在漢字下面還有兩行洋文,引起我的注意,」趙克豪說,他當時花了2000塊錢從他們手中買了回來。此後,趙克豪又陸續收集到一個刻著「江南製造」總局的銅件,還有一大塊已經長著海螺的煤炭。
對於那塊「炮台」的銅牌,甲午史專家陳悅表示,中間那行文字為德語,意思為「武器平台」,放在這上就是炮台的意思,下面那行為英文,意思也是炮台。「經遠艦是從德國訂購的,這塊銘牌上有中德英三國文字,符合當時軍艦的標識規則,」陳悅說,可以確定這塊銅牌就是經遠主炮的銘牌,「全國現在就這麼一塊啊。」
對於刻著江南製造總局文字的銅構件,陳悅表示那是炮彈使用的「底火」,裝在炮彈藥筒底部,是發射炮彈的一個重要部件。它也體現了當值江南製造總局的工藝。這次破壞性盜撈,成了確認經遠艦沉沒之地的確證,趙克豪聽了只能苦笑。
目擊講述
船面炮台等突出部分幾乎被拆光
在黑島,記者見到了一位曾和經遠艦有過多次親密接觸的潛水員姜世衛。
姜世衛曾多次下潛到沉船位置。據他描述,沉船點距離老人石東1海里左右,艦體在水下12—13米左右,船體的絕大部分已經被泥沙淤死,露出的部分不到一米。整個船身呈側臥,左舷在上,右舷在下。
姜世衛說,在船體可清晰看見當年被盜撈留下的不規則碎痕,船面炮台、桅桿等突出部分幾乎被拆光,船內最常見的東西就是「炮彈殼子」,在船尾還能看到給經遠提供動力的煤堆。
在黑島當地另一個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是,當時在南方這次非法打撈中,盜船分子曾打撈出經遠的主炮,但因為重量太重,以及炮台過於顯眼難以出售,他們又把主炮扔回海裡。
陳悅說,從目前經遠艦水下的情況看,非常值得打撈,有關當年甲午海戰的很多細節可以從經遠艦身上得到證實或證偽,打撈經遠意義重大。
致遠艦被日軍掠走一門格林炮
在致遠艦的考古調查過程中,曾發現一門11毫米的10管格林機關炮。
陳悅說,雖然同樣沉沒在大鹿島海域的超勇、揚威艦也裝備有11毫米口徑的格林機關炮,但是他們裝備的格林炮樣式和致遠艦上的相差巨大。
陳悅說,此次連帶格林炮出水的還有完整的「鐵貓」炮架,這種炮架為安裝桅盤所用,大東溝附近的北洋沉艦只有致遠有桅盤。
陳悅說,甲午海戰後日本曾在致遠艦上掠走一門格林炮,現在仍然存放於日本,具體位置在日本橫須賀市的三笠公園。
此前在探訪三笠公園的致遠遺物時,陳悅說了這樣一段話:「別的軍艦的遺物像是碎了的鋼板,你可以說它是遺骸,像這樣的炮,這樣的完整的一件東西,你就感覺它像是一個戰俘,是被抓到這裡的,再也走不了了。」陳悅透露,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戰艦殘骸多被日軍打撈、拆分,當做戰利品陳列在靖國神社及學校和公園,120年前的屈辱依然在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相關鏈接
經遠殘骸照片
去年8月,記者來到遼寧黑島,聯合國內知名水下攝影師慨文,潛入海底,用鏡頭記錄下了水下的經遠艦殘骸。這是繼120年前「經遠艦沉沒」最後一張遺影后,關於經遠艦最新的一組照片。經過120年的海水沖刷,當年雄壯的經遠艦早已滿目瘡痍,艦體上佈滿了淤泥、漁網、海漬,以及早年一次偷盜性的打撈留下的纍纍傷痕。
對於這次海底拍攝經遠艦,陳悅說,有兩個首次,一個意義:「首次海底拍攝北洋水師沉艦殘骸照片,首次發佈經遠艦海底殘骸照片,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野蠻打撈
日本人把沉艦炸成碎片撈起
在丹東大鹿島上,如今還有一個說法,1937年侵華日軍曾到此打撈「致遠艦」並炸毀三層,中國潛水員甚至從艙裡背出「鄧大人」。
由於此次發現的致遠艦有被嚴重燒燬的痕跡,因此考古隊員們認為上述說法可信,致遠艦確實遭遇了日軍的野蠻打撈。
但知名甲午史學者陳悅對此並不認同,陳悅認為根據目前資料的掌握情況,以及島上居民口述內容可以確認,當年日軍炸毀的不是致遠艦,可能是另外一艘北洋戰艦。
甲午海戰中,一共有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艘軍艦沉沒,除經遠距離大鹿島較遠外,剩下三艦,不管是哪一艘都遭遇了日本人的野蠻打撈。日本為銅鐵等原料兩次打撈
除經遠艦確定沉沒在距離大鹿島20多海裡的黑島海域外,其餘三艦均沉沒在大鹿島附近海域。
65歲的於開臣老先生曾在大鹿島村委會工作過,非常注意搜集島上老人有關那場海戰的描述。
於開臣說,1937 年—1938年日本曾兩次打撈大鹿島的甲午沉艦,以期獲得銅鐵等原料。
1938年4月,日本派出「安德丸」和「神甫丸」兩艘打撈船來到大鹿島,隨艦而行有一名日本潛水員,還從莊河請來一名叫王緒年的潛水員。同時,日本還從島上僱傭了時年23歲的李桂斌到船上給潛水員的氧氣管加壓打氣。
如今,當事人李桂斌早已去世多年。據他生前回憶,日本人打撈的方式非常野蠻。潛水員下水時帶著炸藥,在船上安裝好後,在水面引爆,然後再把炸成碎片的船體打撈上來。中國潛水員背出「鄧大人」
日本人走後,王緒年留在了大鹿島。於開臣說,當時王緒年惦記著船上留下的銀子等財寶。
「有一次王緒年下潛,在一個密閉的艙內發現一尊金佛,帶著金佛要離開時他發現裡面還有一尊穿著官府的骨架坐在椅子上,隨手扯了一下,一塊骨頭便掉了出來。」於開臣說,「受到驚嚇的王緒年立即離開艙室,返回岸上,但一到岸上,王緒年就病了。」於開臣說。幾天後,王緒年病好,在村民李桂斌和於永靈的協助下,他帶著油氈紙再次下水,把艙內的遺骸連同官服包好後一起收殮到岸上,安葬在大鹿島東口的一處山腰下,並在墓前立起一塊木牌,上書:鄧世昌大人之墓。
對於大鹿島人堅持認為墓中之人是「鄧世昌」的說法,陳悅說,根據各種歷史檔案都明確記載,鄧世昌是軍艦沉沒時落水後、拒絕援救慷慨赴死的,「鄧世昌是殉節於茫茫大海,怎麼會在大鹿島上有個墓呢?」也因為這個原因,丹東的文物部門一直未對鄧世昌墓進行認定。
不過在大鹿島村民看來,不管墓裡是不是真的「鄧大人」,「反正鄧大人的民族精神已經融入我們鹿島村每個人的心裡。」於開臣說。
打撈隊船長揭秘18年前打撈致遠號
張序三中將:「哪怕只剩一塊鐵,也要把它撈上來」
由於鄧世昌和致遠艦在國人心中的崇高地位,有關部門曾先後三次試圖打撈致遠艦。此外當地還傳出數次打撈「謠言」。
第一次,在1988年,當時遼寧省文化廳籌集資金來到大鹿島海域,在水下進行勘察時,一名潛水員不幸遇難,此次打撈就此擱淺。
此後,在1993年,國家文物局批准成立了「中日甲午黃海海戰致遠號戰艦打撈籌備辦公室」,但因資金原因,尚未啟動就被迫擱置。
真正的打撈行動是在第三次,也是迄今為止聲勢最為浩大的一次。
成立「打撈辦」
1996年,國家文物局批准成立「中國甲午黃海海戰致遠艦打撈籌備辦公室」,指揮部就設在大鹿島。
1996年12月18日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後,中共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各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紛紛致函打撈辦,支持打撈「致遠」艦,興建中國甲午黃海海戰紀念館
這次打撈行動中,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會長張序三中將為總指揮,下設總策劃、領導小組、專家組、辦公室,機構組成人員共30餘人。並動用了國內唯一的流動舞台車,準備以北京為起點,行程1.2萬公里,穿越68個大中城市進行宣傳。
從1997年4月30日開始至8月29日,整個打撈歷時122天。
據當時擔任打撈隊船長的大鹿島村民馬路臣向華西都市報記者介紹,為了此次打撈,北京、上海、遼寧等地都派出了各種專家前來參與,同時還調來了多種先進設備。
馬路臣說,為了這次打撈,打撈辦還製作了專門的制服,普通工作人員為紅色上衣,專家為白色衣服,後面還印有「打撈致遠艦」的字樣。
這次打撈,馬路臣的父親馬福生等老一輩船員也在船上,協助工作組定位沉船。「我父親他們當年出海打漁的時候,經常會在傳說致遠沉船點附近被刮網,這些信息都成為工作組定位沉艦的線索。」
但在打撈初期,工作組的定位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當年曾被日本人拉夫打撈致遠艦的李桂斌時年已經80多歲,在聽聞此事後,表示:「我就是爬也要爬去。」李桂斌的這一舉動,讓打撈辦的工作人員大為感動。
涉嫌「非法集資」夭折
當時工程總費用估算3000餘萬元。就在打撈辦著手打撈時,國家文物局取消了「打撈辦」,因為資金問題此次中標的打撈公司將國家文物局和東港市政府等單位向法院提起訴訟,此後又因參與打撈的「中國藝術研究院企業文化研究所」在東港宣傳過程中向民眾募捐,涉嫌「非法集資」等問題,這次沉艦打撈計劃就此徹底夭折。馬路臣說:「這次打撈真的很可惜,如果不是打撈過程中出現一些不規範的問題,或者如果國家能夠掏錢進行打撈,現在致遠艦可能早已出水了。」
在打撈之初,也有人表示,致遠艦在海底可能早已零散,不值得打撈。當時張序三中將就明確回應說:「致遠」艦官兵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團結奮戰抵禦外來侵略的愛國精神,我們撈的是民族魂,哪怕只剩下一塊鐵也要把它撈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