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中午11時45分,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在當地的瑞典皇家科學學院揭曉, 梢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 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B. McDonald)榮獲該獎項, 以表彰他們對中微子振蕩的發現,從而證實了中微子有質量。
瑞典皇家科學院以其專設的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而聞名世界。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學院就開始負責每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評選與頒發,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則由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負責評選。
梢田隆章簡介:
梢田隆章(日語:梢田隆章/ろェギギろやわKajitaTakaaki,1959年-),是日本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現任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同研究所附屬宇宙中微子觀測信息融合中心負責人。
梢田隆章受業於小柴昌俊、戶塚洋二,2002年三人共同獲得潘諾夫斯基實驗粒子物理學獎。201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埼玉縣出身,埼玉大學理學部物理學科畢業。理學博士(東京大學)。
1986年,梢田隆章擔任東京大學理學部助手,並開始中微子研究,在世界一流物理學家小柴昌俊、戶塚洋二門下學習,其後於觀測中微子時發現異樣,依此推測中微子
震盪的存在。為證實此一推論,需要龐大的觀測數據,超級神岡探測器因此應運而生。1996年,超級神岡探測器成功觀測大氣中的中微子,並測定其質量。1998年,在「中微子物理學?宇宙物理學國際會議」首次發表。1999年,梢田因此獲得日本物理學最高獎「仁科芳雄獎」。
梢田歷任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助手(1988年)、副教授(1992年)、教授(1999年),現任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2008年至今)。
2014年,美國《今日物理》雜誌(PhysicsToday)預測,因戶塚洋二已故,梢田隆章可望與阿瑟·麥克唐納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小柴昌俊曾經說「在繼承我衣缽的弟子當中,有2人足以獲得諾貝爾獎」。一般認為他指的是戶塚洋二與梢田隆章。
阿瑟·麥克唐納簡介
阿瑟·麥克唐納(ArthurB.McDonald,1943年8月29日-),加拿大物理學家、薩德伯裡中微子天文台研究所主任。他還是女王大學戈登和帕特裡夏灰色粒子天體物理主席。201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生平
出生在新斯科捨省悉尼,1964年在達爾豪西大學獲物理學士、1965年獲碩士學位,並於加州理工學院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0至1982年任渥太華西北的喬克·裡弗核實驗室研究員。1982年至1989年在普林斯頓大學任物理學教授,後加入女王大學。目前是女王大學大學研究主席。
工作
2001年8月,在麥克唐納的領導下,依據安大略省薩德伯裡中微子天文台地下2100米的檢測設施的觀測結果,可推論出來自太陽的電中微子振蕩成為μ介子和tau中微子。麥克唐納和戶塚洋二被授予2007年富蘭克林獎章。
2008年,美國《今日物理》雜誌(PhysicsToday)預測,麥克唐納可望與鈴木 厚人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