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所募集到的1.76億美元的資金中,將近一半來自158個家庭:這種集中程度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從未出現過的。
參考消息網援引法媒報道稱,美國有幾十個家庭通過能源或者金融領域的生意發家致富,它們雖然不為大眾所知,但是在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所募集到的資金中,有差不多一半來自這些家庭。這些家庭的「錢袋子」影響著美國政治生活。美國《紐約時報》對此進行了調查。
法國《世界報》網站10月11日報道,按照日常公佈的數據統計,目前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所募集到的1.76億美元的資金中,將近一半來自158個家庭:這種集中程度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從未出現過的。這些家庭顯然不是美國的普通家庭,它們往往因為涉足了金融、能源或娛樂等行業的生意而發家致富。
在洛杉磯、休斯敦和邁阿密等地,這些家庭通常居住在同一街區,當中大部分人並沒有繼承過什麼遺產,而且許多人是出生在美國以外地區的外來移民。
這些小集團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競選資金。這一切既與這些家庭與相關候選人的私人關係和經濟關係——一些候選人與它們在同一個領域發家致富 ——有關,有時也與意識形態的因素有關。這些家庭與共和黨的候選人一樣,都希望進一步削減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對於企業的約束。例如,共和黨的一些候選人都主張廢除2008年金融危機後實行的、旨在加強金融監管的《多德-弗蘭克法》。
《紐約時報》注意到,這種融資機制正在成為影響選民參與方式和政策制定過程的一種制衡力量。事實上,大部分美國人都希望提高對富人的徵稅,也希望政府加大在減少不平等方面的干預力度。
《紐約時報》還指出,雖然為選舉而投入的金額相當可觀,但這些錢對於這些富裕家庭而言可謂九牛一毛。例如,芝加哥的金融家肯尼思·格裡芬為此次選舉投入了30萬美元資金,但這筆錢在他的總資產中所佔的比例很小,僅相當於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拿出了21美元。
這種失衡局面與美國最高法院2010年就公民聯合會訴聯邦選舉委員會一案所作出的判決有著很大的關係。根據法院的裁定,政府不得限制股東和其他群體為支持政治候選人所作出的開支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