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從獨狼轉集體襲擊 IS全球策略質變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1-19]

【文匯網訊】2015年前,法國的反恐成績也許並不像外界想像那麼糟,至少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改變行動策略以前。

據澎湃新聞報道,根據美國馬裡蘭大學全球恐怖主義數據庫提供的信息,從有數據記錄的1972年開始截至2014年,法國境內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恐怖襲擊是1978年發生在馬賽的槍擊案,總計導致9人死亡。馬裡蘭大學「國際發展和衝突管理中心」2012年發佈的另一組統計數據同樣印證了以上看法,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前後,遭受恐怖襲擊最重的十大國家榜單中,均沒有法國的身影。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政策研究項目負責人、反恐戰略專家羅摩克裡希納(Kumar Ramakrishna)告訴澎湃新聞,IS宣稱負責的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清楚地表明了該極端組織「間接策略」的強化,即避開西方聯盟的強大軍事力量,而是選擇直接打擊聯盟國首都的「軟肋」:平民。

大國特例已不再

如果從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算起,世界主要大國都是恐怖襲擊的嚴重受害國。如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英國倫敦地鐵站連環爆炸、西班牙馬德里連環爆炸、印度孟買連環恐怖襲擊等,遇害人數均在50人以上。更早的日本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德國慕尼黑慘案死亡人數同樣也在兩位數以上。

相比之下,同時期的法國並未出現恐怖襲擊導致大規模人員死亡的情況,這和法國政府的反恐力度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歐洲刑警組織近年發佈的《歐盟恐怖主義現狀與趨勢報告》,2007年至2013年歐盟成員國共發生2208起恐怖襲擊(包含所有成功的、失敗的和被阻止的恐襲)事件,其中發生在法國866起,僅次於西班牙的937起,而英國為125起。可見,法國在歐盟內部面臨的反恐壓力相當巨大。

澳大利亞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發佈的2014年度《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也很說明問題。2012到2013年間,全球恐怖襲擊死亡人數增長61%。在同一時期,恐怖襲擊死亡人數超過50例的國家從15個增加到24個。但這期間以2013年為例,法國發生了5次恐怖主義襲擊,並未造成人員死亡。

在該報告列出的162個國家和地區恐怖主義指數排名中,法國也位列第56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排名最靠後的。

開始向全球擴張

不幸的是,法國的「好運」在今年隨著新興恐怖主義勢力及其策略的調整,而出現了轉折。

在歐洲,並非所有恐怖襲擊都與伊斯蘭極端主義有關。但在全球範圍,這一比例呈現增加趨勢。根據2014年度《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恐怖襲擊數量較上年增加44%,其中,IS、「博科聖地」、「基地」和「塔利班」四大極端組織製造的恐怖襲擊最多,它們對66%的恐怖襲擊負責。

有數據顯示,法國現有穆斯林人口五百多萬,被認為是受所謂「聖戰者」威脅最大的歐洲國家。這些來自西亞、北非的移民及其後代大多處於社會的底層,貧困、失業情況普遍,容易受到極端宗教思想的蠱惑。今年1月發生的《查理週刊》總部遇襲事件,已經給法國政府敲響了警鐘。

不過,儘管法國政府在今年加強了反恐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包括情報部門的空前介入,但此次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仍然暴露了在應對IS這一新興恐怖主義勢力方面的不足。

美國《大西洋月刊》認為,外界需要承認IS的中世紀宗教性質,不能把「基地」組織的邏輯套用在這個已經遠超以往恐怖組織的身上。該分析文章認為,IS對完善組織架構和細節高度重視,有著很強的動員能力。從伊拉克戰場繳獲的文件資料顯示,IS擁有一套自上而下複雜的官僚體系。管理人員對組織運營均有詳細記錄,包括每個武裝分子有幾個配偶和子女、一旦被俘或陣亡可獲得多少補償、執行自殺式攻擊的成本開銷等。

新加坡的反恐戰略專家羅摩克裡希納告訴記者,IS關鍵領導人顯然想要推動他們建立了18個月的古老「哈里發王國」向全球擴張。但「如此宏大的設計毫無意義,除非他們面對美國領導同盟——最近是俄羅斯——的空襲行動,能夠首先強化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領土宣示。」他說,「IS承認他們缺乏整體戰鬥力,難以直接迎擊和打敗美英法及其他盟友的軍事力量。所以,相較於採取『直接策略』,他們傾向於『非直接策略』——繞開敵人的軍事力量,故意瞄準西方盟友的政治軟肋:平民。」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戰爭研究系的國際激進化和政治暴力研究中心長期跟蹤研究IS的外國戰鬥人員,他們的研究也揭示出IS以武力向非穆斯林統治地區不間斷擴張的趨勢,該組織招募的大量外國戰鬥人員既能在中東地區攻城略地,也可以派回發展本土力量,並實施恐怖襲擊活動。

根據該中心今年的研究報告稱,加入IS的外國戰鬥人員總數為20730人,這是自1945年以來極端組織在伊斯蘭國家動員人數的最高值。其中西歐國家的戰鬥人員增至4000人,與2013年12月的統計數據相比,增加了一倍。

西班牙《國家報》報道稱,已經有近2000名法國人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今年以來,有意參與「聖戰」的人增加了212%,更令人擔憂的是其中兩三百人又返回了法國。這樣一批經歷過戰火的極端主義分子無疑是法國國家安全的極大隱患。

「非直接策略」源頭

反恐專家羅摩克裡希納認為,IS領導人的戰略計算很簡單:提高西方盟友外交和軍事介入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國內成本,將這種成本推高到「政治上不可持續」的水平,敵對聯盟可能瓦解。

這種點子並非無跡可尋。2004年,「基地」組織在馬德里實施了震驚世界的列車爆炸案。三天後進行的大選中,支持出兵伊拉克的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和他領導的人民黨大敗。新當選的首相薩帕特羅隨後宣佈,西班牙將從伊拉克撤軍。

「IS『非直接策略』首先始於2014年9月,其發言人阿德納尼號召該組織全球的支持者們,在他們生活的西方盟友本土參與所謂的』獨狼』式襲擊,以應對奧巴馬政府8月發動的空中打擊行動。」羅摩克裡希納告訴記者,這是「非直接策略」的源頭,之後全球發生多起「獨狼」式恐怖襲擊事件。

而最近接連發生的巴黎恐襲事件、貝魯特自殺式炸彈事件,甚至包括俄羅斯客機遭襲事件,很可能預示著「非直接策略」的質變。「巴黎襲擊開啟了IS更為協調的行動,以破壞和盡可能分裂同盟,從法國開始。」羅摩克裡希納說。

這一看法和另一機構的分析預判形成呼應。巴黎遭襲前夕,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反恐研究項目發表文章稱,過去兩年,法國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有三分之一是由歸國人員實施的,呈快速增長態勢。文章根據第一次伊拉克戰爭後的反恐經驗推斷,敘利亞戰爭帶來的恐怖襲擊高潮有可能持續較長時間。

不想一語成讖。

      責任編輯:蘇萊
ISIS的收入為啥炸不光      [2015-11-23]
黑客組織披露IS可能恐襲地點      [2015-11-22]
安理會通過打擊IS決議      [2015-11-21]
IS設有研製化學武器單獨部門      [2015-11-20]
IS威脅將對白宮發起自殺式襲擊      [2015-11-20]
這次中國人質解救為何沒能成功?      [2015-11-20]
中國就IS殺害人質數次作激烈回應      [2015-11-20]
UN安理會譴責IS殺害中國挪威人質      [2015-11-20]
160名在敘俄籍IS武裝分子被消滅      [2015-11-19]
IS大本營加固城防轉移人員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