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馬琳)近日一則「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的消息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有人認為,「新政」侵害了私有產權,罔顧《物權法》;也有人指出,「新政」的方向是正確的,打開封閉小區和機關大院將有助於改善道路微循環。事實上,街區制符合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但「私」「公」利益的爭論恰恰在提醒政府決策,應依法制定公共政策,力求讓合理利益相關者達成共識。那麼,如何在私有產權與公共利益間需找到一個平衡點?法律專家建議,可以在新增小區規劃上嘗試突破,存量最好通過協商談判解決或者等到土地使用期限到期再做規劃。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也許歌唱中的場景在不久的將來要成為現實。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發佈。這份面向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城市發展的地上地下規劃、交通路網建設的文件提出,「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解決交通路網佈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
該文件一經公佈,引發了輿論激烈討論。有人抨擊,「拆牆運動」的做法罔顧《物權法》。小區道路、綠地、花園等公攤面積,都是業主承擔了高房價才獲得的,是私有產權,一夕之間就要變「公」,誰來買單?有人認為,像國外學習更先進的街區制,政府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有沒有考慮中國的現實情況,開放小區後,人員車輛往來雜亂,安全與居住環境誰來保障?
新浪、搜狐等內地門戶網站的輿情調查顯示,對「新政」持否定態度的網民超過五成,反對的焦點集中在擔憂私有產業得不到保障、生活安全與質量會受到影響。
相比公眾的反彈情緒,學界的觀點則更為理性。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指出,城市大規模的封閉小區和機關大院,阻斷了城市的「微循環」,容易引發交通擁堵,城市有機的系統聯繫被切割,導致城市的運行效率下降。
「改善道路微循環,治療城市病」是很多學者支持打開封閉小區和機關大院的原因。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綜合交通研究院院長張國華向本報記者指出,國際城市規劃有一個標準,城市一平方公里若有100至120個街口,這個城市的循環、交互就比較暢通,商業服務設施分佈均勻,居民生活工作成本較低,城市比較宜居、便利。但目前上海浦東新區每平方公里只有14個路口,北京的一些地區還不到10個。
顯然從城市的科學規劃角度出發,推廣街區制,建立起城市的「密路網」,是中國城市發展的一種更優路徑選擇。這次出台的「新政」也意圖將城市規劃往這條路上引導。
但為何一個符合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也是發達國家通行做法的「新政」,會讓人覺得過於「生猛」,甚至被質疑違背《物權法》?這其中,是政府忽視了公眾私有產權保護意識的覺醒。這次「私」「公」利益的爭論提醒政府決策,應依法制定公共政策,力求讓合理利益相關者達成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