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改革不僅要有頂層設計,而且也要有評價標準。如果沒有一個科學的評價標準,改革就很難深入推進。在2月23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改革的評價新標準:「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中國幹部學習網2月29日就此進行了梳理。
一、「兩個是否」評價標準為改革理論增添新內涵
用什麼樣的標準來判斷我國改革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成果,不僅是我國改革進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現實問題。如果沒有一個科學的判斷標準, 我國的改革就有可能走偏,甚至出現方向性問題。鄧小平在我國改革初期曾提出「三個有利於」思想,為我國改革評價提供了馬克思主義的判斷標準。如今,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兩個是否」的新標準,實現了改革成效評價標準的新發展。
「兩個是否」的新標準與「三個有利於」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鄧小平多次提出我國改革的評價標準問題。1983 年1月 12日在同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農業部門負責人談話的時指出:「總之,各項工作都要有助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都要以是否有助於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於國家的興旺發達,作為衡量做得對或不對的標準。」1992年鄧小平在南巡談話中指出,判斷我國改革開放得失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三個有利於」表述後來寫入黨的十四大報告和黨章之中,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指出:「對黨和人民事業有利的,對最廣大人民有利的,對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 長治久安有利的, 該改的就要堅定不移改。」進而,習近平提出「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的思想,與鄧小平推進改革的「三個有利於」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體現了我國改革理論創新和改革進程的內在延續性和一致性。
「兩個是否」的評價標準是適應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論斷新思想,是對我國改革實踐的新認識。我國改革過程中不同時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同,發展重點不同,評價標準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賦予新內涵。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世界社會主義處於低潮之時,鄧小平提出了「三個有利於」標準,對於鼓起勇氣衝破一切阻礙我國發展的障礙、不斷深化改革無疑是有力的助推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無論是改革的深度還是改革的難度都在加大。「兩個是否」標準的提出,正確把握了新常態的特徵,對於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堅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信心,保證改革的正確方向具有重要意義。生產力標準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社會各方面和領域的標準必須體現和服務於這個標準。圍繞發展生產力,圍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來部署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會更明確。習近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推動實現物的不斷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改革需要堅持一個底線,這就是千方百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終指向,就是要增強改革的人民性,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習近平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為。」
二、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改革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經濟社會發展是檢驗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2014年11月9日習近平出席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時指出:「我們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對社會生產力的解放,也是對社會活力的解放,必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是改革的「指揮棒」,對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評價體系科學,則改革成效顯著,反之,改革則寸步難行。
以往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過於偏重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不能全面反映經濟增長的社會成本、經濟增長方式的適宜程度以及為此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不能全面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效益和質量,不能全面反映社會財富的總積累以及社會福利的動態變化,不能有效衡量社會分配的公平性和不同社會群體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性,不區分考核評價對象的差異,使用統一的指標體系、統一的權重,對眾多評價對像實行「一視同仁」的考核評價。由於「指揮棒」的這些缺陷,導致了一系列經濟、社會、環境問題,加劇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非常重視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鮮明提出:「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指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能過剩、科技創新、安全生產、新增債務等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人民健康狀況。」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2013年6月28至29日,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對頭不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的成效乃至成敗。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新理念,描述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方向,完善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評價體系。創新發展理念體現了鮮明的針對性;協調發展理念體現發展的系統性;綠色發展強調發展的生態特性;開放發展體現發展的全球性與擴展性;共享發展突出發展的公益性和外溢性。
科學的評價體系不僅要評價發展的水平、發展的質量、發展的節奏、發展的進程,還要評價發展的潛力、發展的成本、發展的生態。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全面深化改革,以科學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評價改革成效,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三、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生活的主人,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這是我們黨的歷史經驗。習近平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獲得感,其實就是一種收穫感、幸福感、成就感,它不僅體現了勞動者的尊嚴,而且也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第十次會議上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這句話是對新一輪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對中國改革發展目的和意義的新定位。2月23日召開的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把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
首先,改革方案要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願望和利益。事實證明,改革方案只要有利於人民群眾,並且人民群眾從中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大包干」之所以會從小崗村發展到全國,促使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關鍵就在於它維護了農民的利益,使農民從中獲益,農民成為這項改革的有力推動者。所以,任何改革都要及時深入調查,瞭解群眾訴求,改革能給群眾帶來什麼利益、多少利益,從人民實際利益出發去制定改革方案。2月23日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指出:「要重視調查研究,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瞭解基層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氣。」深入調查研究,才能瞭解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才能制定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改革方案。
其次,改革成果要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給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2014年2月李克強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體制機制,注重利用增量帶動理順利益關係,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2015年4月,習近平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始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2015年10月習近平在與黨外人士召開座談會時強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全面深化改革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真正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要讓全社會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最後,改革過程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主人翁意識。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也必須依靠人民。推動深化改革,通過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增強人民群眾對改革的認同感和自信心,從而凝聚起改革的巨大能量和共同理想,這也是取得改革成功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作為一個普遍願望和共同選擇,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人民群眾的主動參與為我國的改革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回顧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無論是包產到戶的全面推開,還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無論是慈善義舉的蔚成風尚,還是志願者行動的蓬勃興起,都是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攻堅克難,推動著中國社會步步向前。2012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時指出:「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
「兩個是否」的評價標準體現了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是改革「向何處去」的正確答案,是改革「改得怎麼樣」的衡量尺子。掌握好這個評價標準,全面深化改革方能有底氣、有力量、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