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王國慶:記者提問不是挑釁而是挑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6-03-03]

【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今年換人了,63歲的王國慶接替呂新華坐在發佈會的主席台上。

這位全國政協外事委副主任,曾擔任國新辦副主任13年。當年力推在全國建立新聞發佈制度,而今自己也被推到了發佈台前。

全國「兩會」前夕,王國慶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當過記者、主持過媒體工作、在國新辦任職、擔任新聞學院院長,王國慶說:「我最喜歡的角色是記者。」

收集1400多個問題備戰「首秀」

記者:您作為「業內人士」,對新聞發佈工作已經非常熟悉了。您覺得在政協大會上做新聞發佈和一般的發佈會有什麼不同?

王國慶:政協是我們國家政治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政議政平台,從9個專委會和34個界別的名稱就讓人覺得政協囊括了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會的新聞發佈會的話題應該是包羅萬象,而國務院部委辦有具體的分管領域或工作,新聞發佈的內容指向也會相對集中,這或許是政協大會新聞發佈與一般發佈會的不同之處吧!另一方面,政協不是權力機構,不是決策部門,作為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怎麼把政協工作的重要性通過新聞發佈讓大家知道,讓媒體重視,讓老百姓關注,這是挑戰!

記者:我最早在人大和政協召開的媒體記者座談會上見過您,後來又參加過您專門召開的媒體茶敘。除了這些,能介紹下您為發佈會還做了什麼準備嗎?

王國慶:全國政協的「兩會」新聞組在大會前和媒體記者座談是慣例了,這個形式很好,新聞發言人是為媒體服務的,既然服務就要瞭解大家的需要,聽聽記者們的「呼聲」,我把這種座談會稱作「供需對接」,這對我有針對性地做好發佈會準備很有幫助。我們也和政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和新聞辦公室負責人座談,瞭解媒體和輿論關注的熱點,算下來我們總共收集了1400多個問題。通過梳理盡量把我們想講的、媒體關注的、公眾關心的三個點結合起來,盡量利用好發佈會這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盡可能地提供更多信息。

記者:1400多個問題,這麼多需要準備,您會不會太累?感覺壓力太大?

王國慶:累是肯定的。我現在包裡A4紙的材料有這麼厚一摞(用手指比畫了一個10厘米左右的高度),密密麻麻的,都是可能提及問題的相關情況介紹。雖然不可能全用上,但是我都得看,如果腦子裡不留痕跡,萬一這些問題被問到,一臉茫然肯定不行。全國政協的新聞發佈會是「兩會」的「開場鑼鼓」,不敢有半點馬虎啊!

壓力大 但順其自然、盡力而為

記者:您如何評價前幾位發言人?他們是否給你造成了壓力?您說過新聞雖然是您的老本行,但現在有了新情況,這個指的是什麼?

王國慶:讓我評價不合適,但想說的是他們都很優秀,我很尊敬他們。趙啟正同志是我的老領導,對他擔任發言人的評價大家是異口同聲的肯定。呂新華同志這3年也做得很出色,如果不是因為領導同志說他的眼睛患病的原因,我是不會把這項任務接下來的。接這項任務,我深知這副擔子的份量,所以壓力很大。順其自然,盡力而為吧。

新情況那就是從國新辦工作到擔任大會發言人,從比較窄的領域到了一個更寬廣的領域了。再加上我一直是推動新聞發佈制度建設的,現在把自己推到一線了。

記者:您覺得您的發佈會是個什麼樣的風格?您第一次坐在台前,會不會擔心出現一些問題在預料之外無法回答的尷尬場面?

王國慶:尷尬場面嘛,我想即使真的遇到無言以對的問題,我會非常坦率地說這個問題我真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在發佈會上將是個什麼樣的風格?還是那句話,盡力把事情做好,順其自然,不裝腔作勢、不拿架子,放鬆就可以了。風格就是自然的吧,就像現在你我談話一樣,只是到時我對面的人多一些而已。

希望大家能允許發言人說錯話

記者:我看到您2007年談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瞞報的情況,表示「從媒體、從社會輿論的角度來分析,善意的謊言對政府形象損害是非常大的」。但是即便到今天,很多新聞發佈會的信息依然不充分,態度不夠真誠,新聞發言人照本宣科,您覺得應該如何改變這種現狀?

王國慶:我國的政府新聞發佈制度可以說從中央到地方正在全力推進,現在制度有了,發言人有了,可是不願講、不敢講、不會講的現象仍然存在。去年我提交的提案,題目就是《關於全面提高黨政領導幹部的媒介素養》。不願講、不敢講、不會講的核心其實是媒介素養問題,現在我們不少同志不懂媒體,更不知道如何用媒體。

讓新聞發言人願講、敢講、會講,首先要進一步創造讓他們必須「講話」的硬性條件,比如在選配發言人時要把媒介素養作為基本條件,再比如把新聞發言人跟媒體打交道的成效和新聞發佈工作的成效納入年度業績考核,其次是要加強培訓,幫助他們不斷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水平。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會講了,他就不怕了。還有就是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就算發言人錯了,領導也應包容一下,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差錯,提醒一下,下次注意就是了。同時也呼籲媒體能營造一個寬鬆的媒體輿論環境,尤其是互聯網上的公眾輿論,也要寬鬆一些。環境寬鬆了,新聞發言人的發揮也會更好些,「動作」也不容易變形,讓他們更好地起到政府與媒體、公眾溝通的橋樑作用。

記者問題可以尖銳 但不要極端

記者:現在我們的發佈會有個特點,就是敏感尖銳的問題,都是由外媒提出來的,而國內媒體的問題都是非常溫和的,您怎麼看?

王國慶:記者提問沒有稜角,不切中問題的要害,我是不太贊成的。記者提問,問題可以尖銳,但不要極端,尖銳但不出格,這個「度」記者要把握好,這是提問的水平問題。這些年來我注意到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提問的中國記者的水平在不斷地提高。

有些發言人會覺得記者提問就是找麻煩,跟自己過不去。我在和一些同志交流時告訴他們,記者提問不是「挑釁」而是挑戰,如果你有兩三次被記者逼得走投無路,逼到牆角,最後又能成功解圍,水平很快就上去了。所以我覺得新聞發言人的發揮和記者的提問是相輔相成的。好的提問可能激發他的思路,可以回答得很好。

外媒問我要電話號碼我也會給他們

記者:我看您毫不猶豫地把個人電話號碼公佈給媒體,很少有人會這麼做,您不擔心有人會「騷擾」您嗎?

王國慶:我想過,但這或許不必太擔心。一是我已經不在行政領導崗位上,不那麼敏感了。二就是政協大會閉幕後,我這個發言人就「卸任」了。還有就是我想大家都挺忙的,不會沒事兒給你打電話發短信。我非常坦率,相信別人也不會找我麻煩的,即使真有麻煩了也簡單,換個電話號碼不就完了嘛。

外媒記者問我要電話我一般也給,但我也叮囑一句,有的時候我的電話不太容易打通!他們都明白的,有事兒會找我秘書。

記者:擔任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家裡人怎麼看?

王國慶:家裡面擔心我太累,但最終還是很支持。原來我小孫子上學每天早上我送一送,現在也不讓我送了。

這麼多角色 我還是喜歡當記者

記者:您的人生經歷很豐富,留學、當記者、主持媒體工作,後來又到國新辦,包括您還擔任重慶新聞學院院長,現在做大會發言人,這麼多角色,您比較喜歡哪一個?

王國慶:其實我人生經歷真的不豐富,我一直說,我幾十年就做了一件事——對外宣傳。充當不同角色,其中最喜歡的還是當記者,特別是駐外記者。1992年我被國際廣播電台派往美國華盛頓,在那裡常駐了兩年多。雖然那時是中美關係比較緊張的時候,克林頓剛上台,我們想採訪個部長都很難聯繫到,但我還是覺得那段經歷非常難忘。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美國駐站的2年多時間裡,我採寫的稿子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全得了,所以那兩年時間還是很有收穫的。

觀察

「我給自己的表現打60分」 參會記者人數明顯多於往年

昨天下午召開的政協發佈會是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人王國慶的首次亮相,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下午3點才開始的發佈會,1點20分時,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現場已有至少50名記者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排隊等候。有央視等電視媒體採訪排隊記者對發佈會的期待時,大都表示關注新發言人的現場表現。到2點可以安檢入場時,等候的記者已經排出100米左右。另有很多開車前往的記者因時間未到不能進入停車,圍著廣場繞圈等著排隊入場。

和本屆政協前三次會議的首場發佈會一樣,此次的新聞發佈會選在人民大會堂北側的發佈廳,但是參加的記者人數明顯多於往年,整個發佈廳不僅座無虛席,兩側站著的攝影攝像記者也非常擁擠,在中區兩側的通道內也全是記者,並為了不妨礙直播,只能蹲著聽會,第一排椅子前到主席台中間的地上還坐了兩排記者。

答問環節首次從交傳改為同傳

發佈會在下午3點準時開始。今年發佈會的答問環節首次從交傳改為同傳,以節約更多的時間多回答些問題。「自拍桿」已經是上會記者的「標配」,除了架著手機這種基本配置,還有架著「GoPro」(一款小型可攜帶固定式防水防震相機)進行視頻拍攝的。記者看到最多的一個「自拍桿」上不同角度的「GoPro」捆了三四個。很多輕便支架立在各個座位中間,伸得很高,導致發佈會開始前,現場負責央視直播的一位女士不停地要求大家放下支架且不可以站起拍照,以免影響直播效果,甚至在王國慶已經入場時喊了最後一遍前排不要支架,不要站起拍照。

會中有一位尼日利亞的記者獲得了提問機會,因為他沒有位置站在旁邊,當主持人點到他時還有些不可思議,他關注的問題是中國「失業」和「二孩」的問題。會後,這位黑人記者也成了採訪對象。

當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張秋儉表示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時,沒有獲得提問機會的媒體開始竭力為自己爭取最後的機會,有的大聲喊出自己媒體的名字,有的直接把問題寫在紙條上,直接遞到全國政協新聞局局長張敬安的桌子上,短短兩三分鐘的時間,就遞上去了三四個紙條。

新聞發佈會歷時75分鐘左右結束,結束後媒體圍在主席台前問王國慶給自己剛剛的表現打多少分。他笑笑後不假思索地表示:「60分,剛剛及格。」王國慶表示,自己準備了好多話題沒有時間講了,如果再講,就又是一場發佈會了。

2016年全國兩會
      責任編輯:王一
蔡繼明:能源央企上繳利潤比例低      [2016-03-03]
陳經緯:中國經濟對世界舉足輕重      [2016-03-03]
辜勝阻:打造創業創新創投「鐵三角」      [2016-03-03]
全國兩會為啥要在三月開?      [2016-03-03]
政協委員倡加快審批《故宮保護總體規劃》      [2016-03-03]
委員建議將生育險納入醫療保險制度      [2016-03-03]
宗慶後:保障年輕人每家一套經適房      [2016-03-03]
京津冀及周邊出現重污染過程      [2016-03-03]
供給側改革促國企兼併重組提速      [2016-03-03]
李彥宏提案聚焦社會發展「提速」      [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