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文匯網記者 王培偉 兩會報道)經濟增長疲軟,歐洲和日本又陸續採取更進一步的量化寬鬆政策,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是否會跟上「寬鬆」成為今年兩會海內外記者不停追問的焦點問題。對此,12日的全國人大記者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如果國際國內沒有大的經濟金融風波事件,會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必要採用過度的貨幣政策刺激的辦法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總體來說,依靠穩健的貨幣政策和配合其他宏觀調控支持效率的提高、內需的提高、創新的提高,就可以實現(經濟增長)目標,不必採取額外的措施。」周小川表示。
從一國央行行長的角度來做出上述回答顯得有理有據毫無破綻。與市場保持溝通引導市場預期但又不能做出具有明確傾向性的回答也是一國央行行長的必要修養。但基於近幾年來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習慣和目前的經濟發展現實,我們相信貨幣政策「穩健」基調沒有改變,同時更有理由相信結構性「寬鬆」在所難免,且力度將有所加大。
2009年「四萬億」救市大包引起中國物價房價一路飆升,多產業產能嚴重過剩。而這兩年,中國一直將宏觀經濟發展定位於「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宏觀調控政策則一直致力於採取有針對性的結構性重點支持,而不是「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
去年開始,隨著外需不振和國內房地產市場逐漸走淡,中國經濟再一次進入疲軟態勢。為穩住經濟增長,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宏觀調控政策逐步發力。但與明顯加速放鬆的財政政策相比,貨幣政策立場顯得較為穩健,成為此次逆週期調節與2009年政策刺激的關鍵不同之一。
專家學者普遍認為,目前中國貨幣政策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的邊際效果已經大為減弱,但在當前通縮魅影下,貨幣政策適度寬鬆仍是沒有選擇的選擇,而為避免再次出現「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所帶來的深遠負面影響,有重點、有側重的結構性「寬鬆」將是最佳選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貨幣政策重申了去年12月中央經濟會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的表述。從具體指標看,總量也已經有所寬鬆。今年的M2目標為同比增長13%,比上年目標提高了1個百分點,為2009年以來M2增速目標首次上調。同時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公佈了社會融資目標,擬同比增長13%左右。這意味著今年全年的社會融資新增目標為18.0萬億元左右,比去年實際額的15.4萬億元高出不少。
總量有所寬鬆將為結構性寬鬆提供足夠的「彈藥」。對於如何實現結構性寬鬆,央行副行長易綱在兩會期間曾表示,對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支持部門,信貸投放就會多一些,略偏寬鬆一些,如央行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大力支持棚戶區改造、重大水利工程等重點領域。
此外,結合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需要,一些重點領域也將得到貨幣政策結構性寬鬆的更多支持,比如將更多的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國有企業改革、去產能等攻堅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