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學習中國」報道,4月8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決定建立中瑞創新戰略夥伴關係,中瑞雙方共同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瑞士聯邦關於建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瑞士成為中國首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國,也是我國首個以五大發展理念定位和命名的外交關係國。這不僅宣告了中瑞友好合作實現新跨越、進入新時代,而且也預示著中國外交工作按照五大發展理念新要求,啟動新坐標、進入新定位。
一、以開拓創新為突出特點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綠色發展理念。習近平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也就跟著好定了。」 五大發展理念也是中國外交工作的指揮棒,創新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首要理念,必須在中國外交戰略中有充分體現。
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瑞士新一屆政府的執政元年。中瑞雙方以創新為引領,全面加強各領域的創新合作,將為兩國關係發展樹立新坐標,為兩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習近平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時指出:「開拓創新是中瑞關係最突出的特點。」
回顧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開拓創新精神始終是中瑞關係的「血脈經絡」。早在1950年,瑞士就成為最早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中瑞關係因此有了高起點。1980年,電梯供應商瑞士迅達公司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工業合資企業,最早分享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果實。2007年,當一些國家對中國產品濫用反傾銷調查的時候,瑞士在西歐國家中率先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13年,瑞士再次一馬當先,成為世界經濟前20強和歐洲大陸國家中第一個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2015年,瑞士又成為首批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之一。習近平高度評價中瑞以開拓創新精神開展的卓有成效的合作,並在中歐關係中發揮著示範作用。他指出:「瑞士是最早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歐洲國家之一,也是首個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歐洲大陸國家,為中歐合作樹立了典範。」
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開拓創新精神不僅是我們國內發展的新動力,也是推動國際合作的深層動力。 「十三五」時期,我國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外交也必須為這一戰略核心服務。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從全球範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2013年7月,習近平在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時指出:「中國確立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這個目標,要靠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要靠科技創新,也要靠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堅持國際合作。」
瑞士雖然國土面積不大,卻是世界上最具創新的國家之一,被譽為「創新之國」。瑞士經濟技術實力以「小而強」著稱,連續多年穩居「全球創新指數」榜首,在高端工業製造、生態、環保等領域擁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和先進技術。瑞士人均擁有專利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瑞士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出生地,瑞士公民贏得諾貝爾獎的比例遠超其他任何國家。創造最好創新的關鍵是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這也是瑞士與其他國家最大的區別所在。4月7日,李克強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時指出:「創新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我們正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經濟增長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瑞士既是創新的國度,又富於工匠精神。雙方開展創新合作前景廣闊。希望雙方為兩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搭建創新合作機制平台。」
把中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瑞士的創新優勢相結合,共同支持兩國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創新合作。這不僅有利於引領雙邊關係發展,也將為中歐合作發揮積極的帶動作用。
二、以共同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
創新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不息引擎,也是人類破解發展難題的根本出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遠影響仍未消除,世界經濟復甦艱難曲折,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都面臨新的挑戰。此時中瑞建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實施創新戰略對接,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提升兩國創新能力。不僅將給中瑞兩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拓展新空間,同時也將給國際創新合作提供新示範、新經驗。4月8日,習近平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時指出:「雙方應建立和加強戰略磋商等各類對話機制,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統籌規劃重點合作領域,將兩國關係新定位落到實處。」瑞中商務理事會副會長楊玉明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說:「瑞中兩國經濟高度互補,瑞士擁有很強的企業創新精神、高素質的員工以及優質的產品,而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而且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瑞士企業普遍看好中國市場。」
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將同時提升中瑞兩國製造業的創新能力。世界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啟動中,中國製造2025蓄勢待發,瑞士這個「創新之國」的經驗彌足珍貴。而中國的廣大市場也將為瑞士製造業提升產品質量提供了機遇。4月8日,ABB董事長皮特?傅賽在第四屆中瑞經濟論壇表示在製造業領域,自動化和數字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所以要著力提高企業的創新和研發能力。瑞士在高端製造業領域擁有先進經驗,可與中國在創新、高科技、高端製造等領域積極探討搭建相應平台,拓展新的合作。他還重點強調與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創新項目合作的可能性。4月7日,李克強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時指出:「加強『中國製造2025』和『瑞士工業4.0』對接,助力雙方在數字化和工業4.0浪潮中走在前沿,超越傳統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利雙贏。」
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將同時提升兩國節能環保領域的創新能力。2016年3月,瑞士合作發展署與中國煙台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中國—瑞士低碳城市項目合作備忘錄。據悉,中瑞低碳城市項目共二期,每期3年,於2016年年初正式啟動。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表示,瑞士發展合作署希望通過與中國合作,進而推介瑞士應對氣候變化及消除其影響的創新技術、知識和方法。通過成功地引入創新技術和方法,結合城市管理者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在不同層面的政策對話,希望低碳城市項目能夠幫助中國城鎮化實現更加可持續化的發展。瑞士早在上個世紀已在這些領域探索並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
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將同時提升兩國金融領域的創新能力。瑞士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完備而具活力的金融體系,孕育了眾多久負盛名的金融企業,被稱為銀行密度最高的國家。瑞士財政部長烏力·毛勒表示,中國目前也正在深化金融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而金融業高度發達的瑞士,可以借助自身完善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創新能力以及法律體系監管,為中國金融改革帶來一定借鑒。烏力·毛勒認為,中瑞自貿協定生效近兩年多以來,促進了雙方經濟增長,成效顯著而積極。中國當下處於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通過跟瑞士高新技術、高端產業的合作,有助於中國的產業轉型。而對於瑞士這樣的小型經濟體來說,中國龐大的市場將進一步提升其產品的競爭力。瑞士財長烏力·毛勒希望未來中瑞兩國能繼續推進中瑞自貿協定的深度合作,擴展更多具體領域的合作。2013年5月,李克強在瑞士《新蘇黎世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瑞士長於金融,管理經驗豐富,被稱為銀行密度最高的國家。與瑞方加強金融監管、宏觀政策和完善資本市場體系等方面的合作,是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國正在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包括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完善金融監管機制等,這將為兩國金融企業互動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同時,中瑞可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中攜手合作,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和促進世界經濟增長髮揮『1+1大於2』的作用。」
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將同時提升兩國現代生態農業的創新能力。2013年5月,李克強訪問瑞士時指出:「瑞士是一個農牧業發達的國家,注重食品安全和保護環境,這是農業的生命。中國也是一個農業大國,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關鍵就是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民收入,確保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瑞士擁有豐富的農牧業資源和先進技術,中國擁有潛力巨大的市場,雙方互補性強,完全可以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掘潛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還是創新能力的競爭,誰能在創新上領先一步,誰就能掌握主動,就能在競爭中佔領制高點。中國只有博采眾長,更多地與發達國家建立創新戰略合作關係,成為一個創新大國,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