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發的國內首台空間在軌3D打印機。(本網圖片) 【文匯網訊】(記者 張蕊 孟冰 重慶報道)在中國空間站內,某台設備出現了故障,要緊急維修更換零部件,但從遙遠的地面運輸零部件到空間站耗時太長,怎麼辦?未來,宇航員用3D打印機自製零部件,就可解決這一問題。4月19日,記者從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獲悉,國內首台空間在軌3D打印機在渝研製成功。
在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的實驗室裡,記者看到,空間在軌3D打印機只有一個小型保險櫃大小,被放置在實驗台上,正在忙碌工作著。據稱,它的打印速度為10-30毫米/秒,可打印的最大零部件尺寸可達到200×130毫米,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首台空間在軌3D打印機最大打印尺寸的2倍以上,也超過了NASA上個月剛運至國際空間站的升級版3D打印機最大打印尺寸。
「空間站的應急維修保障能力對於其能否實現高效運行十分重要,而空間在軌3D打印製造是解決空間站維修保障需求的有效方法。」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機器人與3D打印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段宣明說,經過了兩年的努力,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和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聯合研製出國內首台空間在軌3D打印機,並於今年3月在法國波爾多完成了拋物線失重飛行試驗,成功驗證了微重力環境下3D打印裝備關鍵技術與工藝,並實現工程塑料、複合材料兩種材料的微重力打印,獲取了微重力環境對3D打印工藝參數影響的試驗數據,為2020年我國完成空間站建造及後期運營奠定了基礎。
在他看來,未來,借助空間3D打印技術,宇航員可以在失重的狀態下自製所需要的實驗和維修工具和零部件,將大幅提高空間站實驗的靈活性和維修的及時性,就不用再等待地面補給,也將減少空間站的運營成本。「下一步,我們還將研究是否有更多材料可以應用在空間在軌3D打印機上,比如金屬、陶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