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滇「印支難民」村:做夢都想入中國籍

2016-05-26

【文匯網訊】據中國網報道,上世紀70年代末,有20多萬難民從越南、柬埔寨和老撾湧入中國境內,他們被統稱為「印支 難民」。雲南省河口縣與越南山水相連,據當地民政部門提供的數據,1978年到1985年,從河口入境的越南難民有5萬多人,在縣內安置的有4000餘 人。近40年過去了,他們的生活怎麼樣?《環球時報》赴雲南記者組近日走訪河口縣老凹廠村,聽那裡的難民講述自己的故事。

老凹廠村居住著118戶從越南來的難民。48歲的老凹廠居民李玉林清楚記得1980年逃亡到中國時的場景。在一個黑夜,母親帶著他們兄妹4人沿著山路從越南 過境到中國。擔心手電筒的燈光會引起越南軍人的注意,他們不敢開燈,幾個人走成豎列,後面的人緊拉著前面人的衣服,一步一步趟過山頭……難民們開墾荒地, 種玉米和香蕉。30多年過去,現在村裡面大多數家庭都蓋起二層小樓,30多戶家庭買了小轎車。

「不想再回越南了,我是個中國人,做夢都想要加入中國國籍。」在中國生活了30多年後,這是老凹廠村隊長鄧文林最大的心願。鄧文林出生在越南猛康縣,因為排華 潮,10歲時和家人逃到中國。雖然還有親戚在越南,但鄧坦言「對越南非常陌生」,他在中國的生活比在越南的親戚好上太多。談話中,「我們中國人」 「他們越南人」這樣的表達時不時出現,這表明,這些難民內心認為自己就是中國人。鄧文林不會說越南語,李玉林只記得幾句。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雲南當地農民一 樣,愛抽大煙筒的水筒煙,而越南人多是用小煙筒。

老凹廠村是當地建設和治理較好的幾個難民村之一。難民還投票選舉出隊長、副隊長。鄧文林和副隊長李玉林6年前就職,制定村規民約,比如嚴令禁止賭博、打麻 將。因治理較嚴,老凹廠村的經濟發展比周圍村落要好。村民們對生活基本滿意,最大的願望是通往村子的土路可以被改造成硬化路。因為路不好,下雨時車輛無法 通行,來村收香蕉的人就會把價格壓低一些。

和老凹廠相比,位於河口岔河的189難民村顯得破落很多。村裡面至今沒有通上自來水,住的大多是小平房。因為難民生孩子多,原先分配的耕地早已不夠用。 2005年以前,他們沒有身份證和戶口本,只能待在家裡,無法出去打工。189難民村的婦女主任王華芬是為數不多嫁到村裡的中國公民,她的4個孩子跟著父 親都是難民身份。王華芬說:「難民這個詞不好聽。時代在發展了,我們想摘掉這個帽子。」據她介紹,由於貧困和身份問題,村裡面的男子不好娶老婆,現在還有 一些40多歲的光棍。

自2005年起,河口縣政府給難民頒發了身份證和戶口本。在戶口本上籍貫一欄是空白。拿到身份證和戶口本,對他們來說是最值得慶賀的大事。此後村裡很多年輕 人去廣東打工,有的在外地結婚生子。出生在河口的陶興珍說,和她一樣出生在中國的年輕人都認為「自己是純正的中國人,越南和他們的生活已沒有任何關係」,加入中國國籍能滿足他們「身份認同」的需要。河口縣民政局副局長鄧紹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這些難民沒有中國國籍,但已和中國公民一樣享有很多基本 的公民待遇。據瞭解,2003年起,當地政府給他們納入城鎮低保。村裡的難民也享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臨時救助等。2011年起還進行危房改造和美麗家 園建設項目。

責任編輯:Alina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