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家:城市防洪仍是薄弱環節

2016-07-06

【文匯網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今年南方地區遭遇20多次暴雨天氣,多地爆發大洪水,讓許多民眾想起了98年特大洪災。對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領域專家、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程曉陶接受訪問時表示,1998年屬於全流域洪水,而目前的暴雨相對分散,不像1998年那樣集中。另外,98年以後,長江流域各項防汛措施均得到了明顯提升,即使發生98年大洪水,抗洪底氣也會更足。而國家減災中心副主任、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范一大則向本報表示,當前內地城市抗洪減災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

長江水利委員會防汛抗旱辦公室副主任陳桂亞此前在北京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自98年洪水後,在工程措施方面,國家對長江中下游干流3000多公里的堤防進行了大規模達標建設。另外長江上游包括三峽水庫在內的一些控制型水庫已經投入運行,具有防洪功能。范一大亦表示,98年以後,防災減災這項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減災委制定了一整套救災規則,「在救災問題方面,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都有明確規定,不會出現臨陣磨槍現象。」他說,

程曉陶表示,除了工程建設措施之外,一些非工程項目也迅速發展並在防災減災中發揮重要作用。如2010年以來,中國每年因水災死亡人數是幾百人,而在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這40年,平均每年因水災死亡人數是4000多人。

針對「城市看海」場景現象,范一大表示,這一場景的時常出現說明城市抗洪減災還存在很多的薄弱環節,有一些城市重建設輕防災減災,這方面仍需要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程曉陶亦表示,城市缺少現代化洪澇防治體系,不僅僅是管網建設不足,還包括蓄、滯、分、淨、滲、調與河湖水系整治等綜合性手段,同時還需要一系列政策支持。

此外,內地中小河流量多面廣,建設標準低,防洪能力弱,導致中小河流頻頻失守。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濤提醒,要加強降雨集中區域中小河流及水庫的水文監測,同時關注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和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災害。

責任編輯:千陽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