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文森)本港踏入蚊患高峰期,早前更有庫蚊樣本被驗出日本腦炎病毒,並確診今年首宗日本腦炎個案。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估計,未來兩個月天氣繼續溫暖和潮濕,加上外遊市民陸續從東南亞或觀看巴西奧運返港,蚊傳疾病的風險將會上升,政府會繼續滅蚊工作,並呼籲市民做好個人保護措施。
聯合17個部門的蚊傳疾病跨部門統籌委員會今日下午開會,審視寨卡病毒感染、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等疾病的最新風險評估。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會後表示,本港在7月份確診首宗日本腦炎個案,並於上水一個庫蚊樣本驗出日本腦炎病毒,不排除會出現本地傳播。他又指出,前往東南亞旅遊及到巴西觀看奧運的市民,也將於9月陸續返港,因此未來兩個月將是關鍵時間,如有人感染寨卡等病毒,或會將病毒帶回港。
梁挺雄表示,寨卡病毒的爆發未見停止或減慢,寨卡病毒於全球68個地區透過蚊子傳播,其中11個地區可透過性接觸傳播,而內地至今已確診22宗個案,當中14宗在廣東省發現。他指出,寨卡患者除了生育下一代可能出現「小頭症」,也可能引發吉巴氏綜合症,但80%患者都沒有病癥,病毒潛伏期可長達兩星期,在精液中更可潛伏兩個月,防範有難度。
至於登革熱方面,衞生防護中心首席醫生林秋娟表示,在8月5至10日期間,本港新增4宗外地傳入確診個案,病人於潛伏期內曾到菲律賓、孟加拉及印尼,至今累積至72宗。她指出,在出現懷疑本地感染的人類個案及本地蚊子陽性樣本後,衞生防護中心已前往病人曾到的地方及樣本採集地點一帶,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和舉行健康講座,以主動找出有否未獲診斷的個案,並對接觸者進行醫學監察,至今沒有發現異常情況。
8月至10月密集式滅蚊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指出,7月份的每月平均「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屯門北、天后、圓洲角、啟德北、深水灣與淺水灣、尖沙咀東及牛池灣的指數已超越20%的警戒水平,包括。他表示,今年第三期全港性滅蚊運動將於下周一展開,為期十周,第二輪密集式滅蚊防蚊工作亦會於8月至10月期間進行。
衛生防護中心指出,未來兩個月天氣繼續溫暖和潮濕,蚊傳疾病的風險將會上升,呼籲曾前往登革熱感染熱點的市民,返港後繼續使用蚊怕水,以免被蚊叮咬後令導致疾病傳播;曾前往寨卡爆發區域人士,應使用蚊怕水最少21日,性行為時也要注意安全。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