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廣西打造48「特色文藝之鄉」

2016-09-28
壇板坡村線鞭舞壇板坡村線鞭舞
壇板坡村斑鳩舞壇板坡村斑鳩舞
舞芭蕉龍舞芭蕉龍
娶親時的八音演奏娶親時的八音演奏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進 南寧報道)9月28日上午九時,廣西南寧市壇板坡村,20名嘹囉山歌手從迎客隊伍中走到村裡標誌性景點大榕樹下開始對唱:「精準扶貧黨策略,家喻戶曉到農家……黨政干群齊努力,脫貧致富錦添花……決心實現中國夢,全國人民奔小康。」

當天文聯在南寧市壇板坡村和那蒙坡村分別舉行了具民族特色的「文藝之鄉推介會」和「廣西特色文藝之鄉」授牌儀式,精彩的嘹囉山歌、毬絲、香火球、錢鞭舞、斑鳩舞等民族民俗文化節目輪番上演。

2016年3月起,廣西開展評選、命名「廣西特色文藝之鄉」活動,目前共命名了良慶區(山歌)、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民歌)、靈山縣(煙墩大鼓)、德保縣(壯劇)、那坡縣(「尼的呀」,廣西特色音樂)、田陽縣(舞獅)、扶綏縣(採茶戲)、東興市(獨絃琴)、賓陽(炮龍藝術)、富川縣(桂劇、蝴蝶歌)、籐縣(牛哥戲)、環江縣(儺面舞)等48個「廣西特色文藝之鄉」。

拋雞選婿 嘹囉山歌

嘹囉山歌源自壯民族拋雞選婿習俗,壯族姑娘待字閨中,有意的壯家後生聚集前來盯著彩台,當表示愛情信物的線雞準備拋下時眾人歡呼「嘹囉」(意為:看啊!),並情不自禁地開腔而歌,逐漸形成以「嘹囉」作為襯詞的壯話山歌,流傳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壇板坡原本是一個基礎設施較薄弱,經濟、文化欠發達的小山村,2016年5月,廣西文聯和南寧市文聯在壇板坡設立文藝志願服務基地,良慶區創建「中國嘹囉山歌之鄉」瓜熟蒂落。

「壯族八音」吸收廣東音樂精華

流水潺潺,桑竹簇簇,青磚石階隱於野,阡陌盡頭,但見湖水碧綠——這是南寧市那蒙坡美景。下午四時半,「廣西特色文藝之鄉」在該村授牌,隨後村民獻上了精彩的「八音」民俗文化表演。由當地百姓自己編排的娶親、祈福、耕種、勞作、鬥牛等舞蹈在「八音」的伴奏下美妙上演。時而花轎搖擺,時而插秧架苗,時而跪地祈福,時而耕牛歡騰……。

邕寧壯族八音有著悠久的歷史,農村舉辦婚嫁、祝壽、新居落成、迎賓等喜慶活動時都請「八音班」吹奏。隨著廣東粵劇班頻繁進入廣西,邕寧壯族八音在富有壯民族和民俗特色的吹打樂的基礎上,兼收並蓄廣東音樂精華,逐漸發展為極具壯民族特色的 「邕寧壯族八音」,並在民間深深扎根盛行不衰。

壯族八音,原指古代吹打樂器的統稱,所謂「八音」,依樂器製作材料的不同,將樂器分為金(如鍾)、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塤)、革(如鼓)、絲(如琴)、木(如祝)等八類,俗稱「八音」。

廣西文聯「千村萬戶文藝惠民」

廣西文聯副主席、廣西民協主席韋蘇文說,要以「特色文藝之鄉」創建為新起點,將培育民間文藝品牌與產業發展、旅遊開發緊密結合,並積極爭創廣西乃至國家級特色文藝之鄉。據悉,廣西在全國首創組建鄉鎮一級的基層文聯,極大地推動了基層文藝的活躍。

廣西自實施「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以來,廣西各級文聯組織文藝團體、文藝工作者、文藝志願者駐壇板坡村指導、演出80多場次,壇板坡先後湧現出文藝戶2戶、十星級文明戶50戶、「美麗大嫂」10位、「美麗家庭」10戶,該村被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藝村」,南寧「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文藝村。

責任編輯:星空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