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香港應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投資

2016-11-22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 深圳報道)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深圳某論壇間隙受訪表示,「一帶一路」將給中國金融業帶來四大機遇,分別是基礎設施投資的機遇、貿易金融的機遇、國際化的機遇、綠色金融的發展機遇;而由於「一帶一路」的大部分資金需要從國際市場籌集,香港資本市場應可發揮重要作用。

「一帶一路」給金融業帶來的四大機遇

馬駿認為,「一帶一路」可以給金融業、金融機構帶來很多機會,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是關於基礎設施投資的機遇。國際經合組織(OECD)有一個對今後幾十年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的預測,測算的結果是未來20年當中,全球的基礎設施投資量需達到15萬億美元/每年,差不多每年要2萬億多。亞洲開發銀行最近做的一個測算顯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量每年達到8千億美元。

但全球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資產當中,絕大部分還沒有投資到基礎設施當中。這些資產至少是100萬億的美元,據估計將有5%的機構投資者資產投到基礎設施上。 馬駿說,歐美現在投資回報率非常低,資產荒比中國更厲害。基礎設施投資如果能夠提供百分之幾相對穩定的回報率,對全球的機構投資者來講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機會。

第二個機遇是貿易金融的機遇,中銀香港有一個測算,未來十年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貿易量增長的年均增長率可以達到10%。因此,相應的貿易結算、貿易監管等等很多的金融服務有很大的機遇。

第三個機遇是國際化的機遇,「一帶一路」的投資過程當中,許多的項目需要使用人民幣向中國採購支付,包括向中國採購設備,原材料、建築、建築服務、人工等,因此會為人民幣走出去提供重要的載體。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會產生跨境人民幣貸款、人民幣ODI、人民幣結售匯、跨境人民幣結算等金融方面的服務,這些錢出去後還會催生人民幣資產管理的服務,不僅僅是在國內有人民幣資產和現金的管理,在境外也需要有更多人民幣資產管理的服務。

第四是綠色金融的發展機遇,中國面臨很嚴峻的環境挑戰,但「一帶一路」國家當中有的面臨環境挑戰比中國還要更大。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低收入國家當中80%的污水還沒有得到處理。中亞和中東缺水的情況非常嚴重,其在水資源的管理上還需要大量的投入。

馬駿認為,這些都表明「一帶一路」國家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避免發達國家走過的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需要在環保、新能源、節能、清潔交通、清潔建築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綠色金融的發展非常廣闊,我們不僅在國內要推廣綠色信貸、綠色資金等等,綠色金融的服務在「一帶一路」的國家當中也需要快速地發展。

「一帶一路」投資面臨政治、大宗商品波動及環境風險

馬駿分析,其中一個風險是來自政治和政策層面。作為「一帶一路」投資者,至少要在兩個層面做好應對,第一是充分評估政局和政治的風險,第二是爭取在國家的層面簽署政府之間的全面合作協議,尤其是雙邊投資協議,在一定的程度上規避相關的風險。與某些國家有必要簽署雙邊的稅收協議。

第二個風險是金融市場與大宗商品的風險,很多新興國家體量較小,資本市場又面臨較大的跨境流動的壓力,一般的新興國家資本市場開放的程度有20%、30%,開放度很大但是規模又很小,因此匯率的波動很大。且很多新興國家嚴重依賴於大宗商品,國家的財政、經常性項目、整個經濟的穩定性,包括通貨膨脹等都跟大宗商品的價格緊密掛鉤。大宗商品的風險同時也會導致這些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的波動。

第三是環境和社會風險,各個國家都有按自己國情制訂的環境法律法規和不同的社會宗教習俗,如果不充分研究和尊重當地的環境和社會規範,就可能出現污染事故和冒犯當地宗教、勞工文化的事件。

為規避這些風險,馬駿認為,參與投資的機構需要引入綠色金融準則和原則,同時還要學會應用環境責任保險等環境風險規避工具,如果買了這個保險,一旦出現事故,保險公司會進行賠付,來支付被保機構環境補償的成本。

香港應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投資

馬駿表示,人民幣的融資成本一般比美元的成本來得高,「一帶一路」項目大部分的資金應該從國際市場融得,香港作為中國對外融資的主要窗口,香港在債券市場、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等領域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

馬駿分析,國內的利息比較高,融資成本比歐元、比日元來得更高,而且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很多年。畢竟國家的融資成本跟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有一定的相關性。

而「一帶一路」項目當中的相當部分的支出還是以外幣計價的,雖然有一部分會用人民幣來採購原材料、人工等等,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用外幣計價來做全球的採購和當地的人工支出的。因此用外幣融資可以降低匯率風險。

馬駿認為,總體來看,「一帶一路」項目大部分的資金應該從國際市場融得,香港作為中國對外融資的主要窗口,香港的債券市場、項目融資市場等應該發揮重要作用;另外,香港有很大規模的機構投資者市場,同時連接著全球的機構投資者,香港有200多家經香港金管局認可的國際機構投資者,有150多家債管機構和很多的基金公司,這些基金管理著幾萬億美元資產,這些公司中相當一大部分公司的母公司是全球的大公司,這些公司很可能管理著幾十萬億的資產。這個意義上看,香港能夠成為動員全國資產投資者參與「一帶一路」投資的重要紐帶。

馬駿同時表示,香港可以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各種風險管理的人才、工具和手段,由於中國去「一帶一路」沿線開展項目會面臨不少的風險,包括政治、政策、法律、環境、價格、利率、匯率等,而全球主要的金融和專業服務機構都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那麼香港在管理金融風險、環境風險、法律風險方面就有明顯的優勢。比如香港可以提供各種衍生工具來管理一部分匯率利率和大宗商品的風險,香港的國際投行、律師事務所、會計審計機構,工程咨詢機構,以及他們在全球的分支機構,也可以幫助「一帶一路」項目進行風險分析和經濟調查,另外香港的保險機構和環境風險管理專家也可以幫助項目進行ESG的風險管理和分析。

馬駿稱,香港在為「一帶一路」國際融資和風險管理方面可以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但目前來看,香港的金融界在「一帶一路」的參與度還是比較低的。建議內地和香港考慮簽署一個類似CEPA的關於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合作協議,為香港全面介入「一帶一路」項目的規劃、設計、融資、談判、建設和管理、風控提供平台。

責任編輯:星空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