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深圳首批18家醫院構建「心梗地圖」

2016-12-16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古寧 深圳報道)深圳市衛計委16日發佈深圳「急性心梗救治地圖」,首批18家定點醫院圍繞深圳市急性心梗救治質控中心,構成深圳急性心梗定點救治網絡。依據「心梗地圖」,120救護車將能精準地把患者送到定點醫院接受快速、有效的救治,質控中心也能通過網絡系統及時進行遠程會診、指揮各單位協同作戰,避免「單打獨鬥」耽誤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發表現為胸痛,常常造成猝死,救治過程中,時間就是生命,1小時內恢復灌注,讓血液正常流通,患者的死亡率為1.6%,拖延到6小時,死亡率則上升到6%,患者的心肌總缺血時間每延長30分鐘,一年內的死亡率就增加7.5%。按目前我國的發病率計算,深圳每年患「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急症患者達2萬餘人,但只有10%的患者可能來到醫院接受有效救治,不能得到及時診斷及治療的佔絕大多數,這其中很多患者會造成病殘甚至猝死。

我國心血管疾病呈快速增長態勢,到2030年,心血管病死亡預計占總死亡原因的41%,居各種死因的首位。由於預防體系、救治理念的差距,中國的心血管病發病率、增長率、死亡率、致殘率明顯高於歐美等發達國家。要改善這個現狀,關鍵是針對患者就診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優化。對患者的準確診斷,快速篩查出高危患者,並給予及時合理的救治,都是提高救治效率的核心環節。

按照以往的就近治療模式,基層醫院與120急救系統及醫院間無實時信息傳遞系統,從而導致很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未能被送到有能力救治的醫院,或到達醫院後無法及時銜接,耽誤了急救時機。早在2011年底,原國家衛生部就啟動了「中國急性心肌梗死規範化救治項目」,開始研究建設區域性急救網絡。2015年3月1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進一步建立科學的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區域協同醫療救治體系,最大限度地縮短早期救治時間,提高急性救治成功率。

深圳衛計委根據中國胸痛中心總部發佈的基本標準,確立了首批18家具備救治能力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定點醫院」,成立深圳市急性心梗救治質控中心,以深圳市急救中心的急救網絡為紐帶,設立深圳「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地圖」。依據地圖,120急救車能把急性心梗患者精準地送到有能力進行快速、有效救治的定點醫院去,盡量避免病情被耽誤。定點醫院與定點醫院間,急救車與定點醫院間,定點醫院、急救車與急性心梗質控中心間均可以實時傳遞患者心電圖、化驗指標、CT影像等醫療急救信息,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選擇最佳運送和治療方案。

深圳市衛計委於8月初公佈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定點醫院」的評估標準,具備急診PCI(直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能力是一項關鍵指標。目前有18家醫院符合標準,覆蓋深圳大部分區域。深圳衛計委稱,下一步將引導更多醫院加強設備投入、提升技術、改進流程,成為定點醫院,並計劃將深圳及周邊地區的72家基層醫院、社康中心、民營醫院納入網點合作醫療機構,形成更強大的急性心梗的區域協同救治模式。

責任編輯:SalviNg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