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獲「提名權」 鞠建東被提名諾獎有些「烏龍」

2016-12-21
鞠建東。鞠建東。

【文匯網訊】「鞠院長平時經常會騎自行車從同學身邊經過,對待同學也十分和藹可親!」在上海財經大學的校園內,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的同學告訴中新網記者,平日裡為人低調、嚴謹治學的鞠建東,給他們留下了「男神」的印象。

據中新網報道,19日晚間在社交媒體上熱傳的「財大鞠建東教授被謝丹陽教授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消息,自20日早間被多家媒體轉載後,讓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鞠建東教授成了「網紅」。

不過,經過中新網記者多方核實,該說法或許只是個「玩笑」。

今天下午15時05分,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謝丹陽在其微博上澄清,自己手中有諾獎提名表一張,為了活躍氣氛,寫上了兩位經濟學家的姓名,並未寄出。鞠建東所獲得的是諾貝爾獎提名權,而不是諾貝爾獎的提名。

上海財大方面20日也對記者表示,從提名到獲獎是一個很長的距離,感謝媒體的關注,鞠建東本人對網上消息的流傳心懷不安,希望能繼續一個學者安靜的治學環境。

一位與鞠建東頗為熟悉的滬上經濟學家告訴記者,同行圈裡已經有所澄清,這真的只是個「玩笑」,過度解讀對當事任何一方都不好。

翻看鞠建東在新浪的實名微博,只有2015年10月14日發表的兩條,內容分別是其在上海財大工商國際管理學院2015級研究生入學大會上的致辭《我們正在迎接一萬年以來的大變局》和2015級本科新生入學致辭《我的大學生活》。

雖然因「一字之差」鬧了烏龍,但鞠建東在學術研究上獲得的成果卻有目共睹。

鞠建東15歲考入南京大學數學系,22歲考入清華攻讀經濟學碩士,27歲赴美留學直至成為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的終身教授。2007年至2009年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部客座研究員,兼任世界銀行顧問,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產業組織。2014年,鞠建東辭去美國的終身教職同時回國,擔任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鞠建東創造性地將宏觀國際經濟學中的動態跨期模型和微觀國際經濟學中的結構分析模型相結合,建立動態結構分析方法,並將之應用到國際收支理論(與哥倫比亞大學魏尚進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施康教授等合作),提出新興國家(比如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之間經濟結構差別的均衡現象;將之應用到產業動態結構理論(與世界銀行林毅夫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王勇教授等合作),提出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調整的動態模型。

此外,鞠建東提出通過貿易改革提高社會福利的充分必要條件(和賓州大學Krishna教授合作)。在各國通用的Feenstra教授所著的國際貿易研究生教材中,這個條件被稱之為「Ju-Krishna定理」。

責任編輯:高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