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焦點熱議: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下屆特首?

2017-01-13

【文匯網訊】曾俊華司長辭職申請至今逾月未批,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已正式遞交辭職信,並表明辭職的「唯一理由」是準備參與下屆特首的選舉。形勢發展至今,已有多名建制派人士準備參選。然而,到底什麼樣的人士才是未來特首的最佳人選?或者說,要成為下屆特首應當具備怎樣的條件?實際上,有三個標準是回歸以來一直未曾改變過的,這就是:一,愛國愛港,中央信任;二,港人擁護,認受性強;三,高管治力,能駕馭複雜政治形勢。只有滿足這三點要求,才能得到市民支持,中央祝福,選委投票。當然,如果缺乏中央信任,不論有何條件都不可能成為合適的特首人選。

昨日本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辭職滿一個月的日子,外界本以為中央會在這一天作出批覆,同意其辭職。然而,率先表達參選意向的卻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她昨日上午遞交辭職信,並出席一個內部演講發表自己的管治理念後,下午見記者時證實:「已向行政長官遞信,辭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的職務,亦請行政長官按基本法第48條(5)向中央人民政府尋求批准我的辭職。正如我在辭職信中所講,在這個時候請辭只有一個原因,如我的辭職得到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我打算準備參加下一任行政長官的選舉。」

相較於曾俊華的遲遲未批覆,一般相信,林鄭月娥的辭職的批覆會在數日內作出。這種時間上的對比,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些政治態度。問題也在於此,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符合最佳人選的要求?

愛國愛港 中央信任

這是第一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按照基本法規定,行政長官是「雙負責」制,即要向香港市民負責,更要向中央政府負責。而中央亦擁有實質的特首任命權。要滿足中央信任的要求,需要體現出對中央治港方針政策的透徹理解,對中央決定的全力貫徹執行,對中央要求的不折不扣落實。這三點看似「抽像」,實際上非常具體。如果有些人明知中央的立場態度仍然拒絕遵從,明知中央反對仍要做出一些與大政方針背道而馳的行為,這顯然不是中央信任的表現。事實上,在特首選舉方面,愛國愛港陣營沒有必要出兩個候選人「對決」,這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後果。

港人擁護 認受性強

管治香港,必然需要香港市民的支持。因此,未來特首必然需要一位擁有較高民望的人士,這道理很簡單,亦是放諸四海皆准的原則。當然,認受性需要全面檢視,並不是說只有網上的民意支持率就叫認受性,也不是說只有某一界別人士的支持就夠。高的認受性意味著,在香港各界別,各領域,各層面都能得到大部分人士的認可與支持。目前有些民意假象,有些政客與政治團體,刻意製造一些虛假的民意出來,以圖滿足於自己的「造王」目的。但這都騙不過中央政府,也不可能被社會認可。

高管治力 有駕馭能力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需要一位能應對並駕馭日益複雜政治形勢能力的特首,去帶領各界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管治能力是一項綜合要求,並不是說是只在自己一個小範疇內做好就叫有管治力,管治力需要有政治大局觀念,有長遠宏觀的觀察力,有化解矛盾團結各界的能力,更要有承擔責任與抵抗壓力的素質。這就要求特首參選人要擁有豐富的行政管理經驗,要有處理危機的應對策略,更要有中長遠的發展遠景。這一項表面上看似乎很難捉摸,但實際上,從一個人過去的成長、發展經歷,已經可以作出一個大致的判斷。當然,有些人深藏不露,這是另當別論。

以上三項是「硬指標」,缺一不可。那麼眼下數位備選或已經宣佈參選的人士,誰才是最符合以上要求的呢?相信不少市民已經「心中有數」。王光亞主任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選舉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應當認真對待。每位行政長官參選人都以港人的長遠福祉為依歸,向市民講清施政理念,通過選舉團結港人,帶領港人向前走。中央也會觀察各位參選人,認真分析和研究各位參選人的施政理念和取向。中央政府以及香港市民都希望此次選舉是理性的,健康的,是富有建設性的,最終選出一個中央信任、港人擁護的行政長官。這是中央政府的希望,亦是香港市民的普遍願望。

昨日在林鄭作出宣佈後,有多位社會知名人士公開表示支持與讚賞。例如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林鄭月娥經驗非常豐富,熟悉公務員團隊運作,十分掌握公共政策,對香港的機遇和挑戰深有體會,而且勇於面對困難,敢於作為。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則表示,林鄭月娥有承擔及分寸、十分硬朗、處事斬釘截鐵,認為在本港政治混亂情況下,林鄭月娥是合適的特首人選。這些評價可謂中肯,接下來要看林鄭自己的競選工程了。/李繼亭

責任編輯:高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