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何寶儀)網購服務日漸普及,但消委會發現不少市民上網找維修服務時,誤墜網頁宣傳「不成功不收費」、「提供維修後保養期」的陷阱。有個案發現維修公司未有如實更換零件,單據上的地址不符。消委會提醒市民,逾半涉及維修保養服務的投訴未能成功索償,消費者宜先核實商戶是否有實體的營業地址,而大部分家居維修屬單次服務,應主動詢問會否設有保養期。
通渠再塞 推卻保養
消委會去年接獲2,383宗維修及保養的投訴,按年升15%,佔整體投訴約10%,大部分涉及電器、通訊與家居用品的維修。去年8月,投訴人許先生因廁所嚴重淤塞,從網上得悉A公司訂明「不成功不收費」,技工檢查後報價3,000元。然而,廁所在通渠後數天再次淤塞,許先生聯絡A公司,但對方以未能聯絡該區技工為由推卻。
投訴人要求公司履行「維修後一星期內如再次出現相同問題,即免費上門檢查修理」的承諾,但職員以工程完成逾一星期為由,須另行收費。A公司回覆消委會指,已為投訴人完成通渠服務,當時說明單次工程不會有保養,拒絕提供任何安排。
呃裝電容 堅拒退款
另一名投訴人方小姐因冷氣機漏水,並於網上找到B公司。維修完成兩個月後,方小姐發現同一冷氣機的製冷功能失靈,再請B公司維修。林小姐於維修當日不在場,技工以短訊通知投訴人已補充雪種及更換電容,並由家傭支付1,050元的維修費。
方小姐當晚發現冷氣機製冷效果未有改善,再度漏水,B公司承諾跟進,卻不了了之,其後更發現單據上的地址並非該公司的營業地點。方小姐另聘冷氣維修服務公司指B公司未有更換冷氣機電容,投訴人向海關舉報,並尋求消委會協助取回不合理的收費。
鑑於地點不正確,消委會按網頁的資料聯絡負責人,負責人未有回應更換電容一事,僅稱已完成維修及支付工資及物料費用,堅拒退款。經調停後,負責人口頭承諾退回500元和解,但負責人其後拒絕回應及確認退款安排。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網上搜尋服務雖快捷,但消費者切勿以網頁聲稱的服務承諾判別優劣,類似「不成功不收費」的承諾,在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上有灰色地帶。
責任編輯:于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