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院士

2017-02-21
楊振寧楊振寧
姚期智姚期智

【文匯網訊】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瞭解到,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據央視2月21日報道,楊振寧院士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創立「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姚期智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因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無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學部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科學院院士目前人數為754位,外籍院士人數為78位。

楊振寧簡介:

楊振寧(1922.10.1~ ),出生於安徽合肥,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因提出「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瞭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45年,獲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1955年,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8年,任清華大學教授。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楊振寧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姚期智簡介:

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67年獲得台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5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75年至1986年曾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任助理教授、教授。2004年起在清華大學任全職教授。2005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現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