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廿年不忘 習近平心繫香江之凝魂篇

2017-06-27
■2008年7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港, 接受香港小學生獻花致意。 資料圖片

■2008年7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港, 接受香港小學生獻花致意。 資料圖片

【文匯網訊】 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

——習近平

央視網消息:這里是中國香港。

仲夏之夜,和煦的微風輕撫著迷人的維多利亞港,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流瀉著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絢麗璀璨的銅鑼灣熙來攘往,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上,紫荊花開正盛,「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20年前的7月1日,是一個永遠被歷史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位於灣仔區西部的香港會展中心會場上空,五星紅旗迎風展起。

時光流淌,廿年轉逝。今時今日,普通話、簡體字、人民幣在這裡不再陌生。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正如習近平所言,香港回歸祖國的20年,是香港文化尋根的20年,也是兩地文化凝聚人心、共同繁榮發展的20年。

尋根——二十年重塑家國認同

古來情依中國土,卻作百年異邦人。這是香港歷史的真實寫照。

「你是哪裡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特區政府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赴美留學,被這樣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問題問呆了。「你是哪裡人?我是香港人。香港是一個國家嗎?不是,我是中國人,流的是中國人的血,接受的是中國文化。但是我的國家在哪裡?那時我就有一個覺悟,我是一個沒國沒家的人。那時我就希望找到家的感覺。」

這條路何其漫長、艱辛,一走就是百餘年。太平山頂清風裊裊,吹不散歷史大霧迷濛;維多利亞海港燈火璀璨,卻在百年迷失中難掩夜色孤獨。

「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對我們來說,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正如習近平所言,香港的回歸,不僅是主權的回歸,更意味著文化層面的認同與重塑。

「香港文化的根是中國傳統文化。」香港浸會大學大一新生羅小曼是典型的「回歸一代」。她出生於1997年以後。在一次旅行中,被敦煌文化的神秘與奇絕深深吸引,濃濃的「尋根意識」開始在心中蔓延。

回歸後,香港的中小學校除了定期升國旗外,還在日常課程中加入普通話教學、國情教育、到內地交流等項目。「我是中國人」的觀念漸漸植根在青年一代心中。電視台和電台也在黃金時段以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作背景音樂,播放《心繫家國》宣傳短片。

1998年,古樸典雅的中國文化中心在香港城市大學應運而生,琉璃瓦、銅門環、八角燈,無一不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文化源頭;2007年,香港嶺南大學牽頭,著手組織編撰《香港通志》,這是香港歷史上第一部地方志,是前所未有的「尋根之舉」;在市民生活中,舞獅、粵劇表演、賽龍舟這些傳統文化項目不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愈發被發揚光大。

時間的拂塵輕輕撣去歷史的迷茫,香港的百年不安,最終融入了中華文明的千年積澱。在回歸祖國20週年之際,香港市民又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西九文化區西面臨海地段將新建「香港故宮(微博)文化博物館」,長期展示由故宮博物院借出的文物。

「2022年到香港來看『小故宮』。」香港市民們難掩興奮與自豪。他們的目光投向了身後廣袤的祖國大地,嶺南以北、大洋之岸,那是他們的精神家園,是他們的根、魂所依。因為香港人,始終是中國人。

齊力——二十年共建文化盛世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有人用這句詩來形容香港回歸20年來的文化發展路徑。

儘管同根同源,但由於歷史原因,內地和香港在文化上同中存異。隨著兩地交流日益頻繁,香港如何進行文化重塑?內地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與香港文化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20年來兩地攜手共創文化盛世的實踐歷程,充分體現了習近平關於「文化強國」相關論述的理念與精髓。

2005年,注定成為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11月9日,《內地與香港特區更緊密文化關係安排協議書》的簽署,被譽為「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新突破的起始點」。10餘年白駒過隙,受惠於《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提供的優惠條件,如今兩地文化交流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平均每年活動逾600項,交流達7000人次。

「藝海流金--內地與港澳文化界交流活動」、「香江明月夜」慶中秋系列活動、「根與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港澳視覺藝術雙年展」等品牌交流活動持續推進。內地與香港藝術團體合作形式不斷增多,共同創作的現代舞劇《情書》大獲讚譽;兩地互派優秀劇團、藝術精品進入對方舉辦的中國藝術節、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藝術節等主流平台,為彼此的文化生活錦上添花。

內地與香港攜手保護文化遺產,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16年初,香港共有10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有兩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香港卷的編纂工作也已順利開展。

今年5月,值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際,「京港同慶」主題系列文化活動盛大啟幕。6月3日,有「民樂翹楚」美稱的香港中樂團在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奏響悠揚樂章;「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大型主題展覽在北京、天津、河北、甘肅、內蒙古等地同步舉行;第六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風華絕代港片年華」也將在各地巡迴展出。

同根之樹,綻放出朵朵繁花。這場由香港駐京辦、香港貿發局、香港旅發局聯合內地相關機構共同帶來的文化饕餮盛宴,是20年來兩地齊力共建文化盛世的一次集中成果展示。

共融——二十年攜手「拼船出海」

在香港舉辦的一次學術交流會上,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被問起啟蒙歌曲,他脫口而出:《我的祖國》。隨後,1000餘人的現場不約而同地合唱起這首歌。

真正的文化互通是政府的不懈倡導,最終轉化為民間的自覺行動,是一種文化之間的深度「浸染」,是時間對彼此交融的見證與「包漿」,最終生成牢不可破的「相知相守」。

2002年,由內地導演李少紅執導的電視劇《橘子紅了》在香港掀起收視熱潮,「民國」「江南」「書生」「愛情」,引發了香港人對內地影視劇文化的集體嚮往。內地獨樹一格的「市民文化」與「流行文化」也開始進入香港人的生活。

味覺,是一個城市最真實的感受。香港回歸後,越來越多的內地餐廳在香港落地,並深受市民青睞:西安肉夾饃、新疆大盤雞、雲南過橋米線、川渝火鍋……這一連串美食生動地勾勒出一個「舌尖上的新香港」。

語言是文化最基本的承載體。回歸後香港的「普通話」教育滲透進社會肌理。和語言相比,貨幣是另一種無聲符號。在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人民幣開始在市民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如今,以微信、支付寶為代表的網絡支付也在香港落地。

……

20年時光如梭。文化,這個世界上最無形卻又最堅韌的東西,把香港與內地緊緊聯繫在一起。

2009年,通過粵港澳三地共同努力,粵劇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3年,粵港合作促成舞劇《清明上河圖》赴北美演出,千年前的汴京繁華跨越歷史與地域再現國際頂級舞台,成為兩地合作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次生動實踐。

2014年,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項目落戶河南漯河,該中心建成後的主要功能,是定期舉辦「中原論壇」,吸引全球各地的中華文化研究者前來參加,雙向交流。

2017年3月16日,中華文化產業國際聯合會在香港成立。執行會長王俐介紹說,聯合會將持續推動各類文旅項目的策劃實施,舉辦國學論壇講座,以及各種形式的中外文化產業相關活動,力促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

回歸二十年,文化的影響力已經塑造出一個新香港,它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習近平多次強調闡釋的「文化軟實力」。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從藝術殿堂到勾欄瓦肆,無數細節共同勾勒出一個宏大的歷史主題: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同根共榮齊發展,已匯聚成新的河流,將在新的歷史長河中奔騰出海,不懈不休。


責任編輯:蘇萊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