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不平衡 打破要素流動壁壘則不存在產業空心化

2017-07-18

【文匯網訊】 (記者毛麗娟)國家層面牽頭啟動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呼之欲出,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手哈工大(深圳)經濟管理學院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與前瞻」圓桌會。原深圳市副市長、哈工大(深圳)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唐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存在空間發展差異仍然過大、產業結構水平亟待提升、粵港澳關係需要進一步深化三大不足。可構建「一核一軸一帶五圈」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空間結構,建設功能清晰分工的核、軸、帶,發展多元化的城市分工體系。

唐傑提出構建「一核一軸一帶五圈」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空間結構,形成以港深為核心、以沿海為帶、以珠江為軸的「T」字型空間結構。(記者毛麗娟)攝

唐傑提出構建「一核一軸一帶五圈」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空間結構,形成以港深為核心、以沿海為帶、以珠江為軸的「T」字型空間結構。(記者毛麗娟)攝

大灣區內區域發展不平衡現象突出

空間發展差異仍然過大。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圈內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仍然較大,各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情況仍然突出,人口和經濟規模的空間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目前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縮小,但與國際上成功的沿海大都市群相比,城市人口與經濟規模排位相同、產業結構多樣化、城市功能有序分工等方面仍存在改善空間。

產業結構水平亟待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階段的適應程度仍有待提高。粵港澳大灣區第三產業比重為60%,低於同等經濟發展水平的平均值;核心競爭力不強,處於全球產業價值鏈中低端的產業比重高,先進製造業和創新型產業占比比較低。區域內部重複建設、同質過度競爭、產業重合程度較高現象突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珠三角軸線城市帶與灣區東西部沿海地區產業發展落差過大。

粵港澳關係需要進一步深化。港澳回歸以來,粵港澳經濟競爭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灣區經濟面臨雙重轉型壓力。港澳經濟高收入結構矛盾突出,結構性失業增多、市場消費疲軟、經濟發展動力不足,轉型路徑仍不清晰;珠三角正在經歷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轉型的困擾。唐傑指出,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合作水平,共同規劃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凸顯。他建議以更寬廣的視野、更強的國家使命感、在更大的空間尺度上統籌規劃,對破解粵港澳大灣區面對的雙重轉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港深可打造數字產業集群及共建世界級金融中心

唐傑提出構建「一核一軸一帶五圈」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空間結構,他認為,應充分發揮要素集聚和空間集中效應,形成以港深為核心、以沿海為帶、以珠江為軸的「T」字型空間結構、建設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五大城市圈——湛茂陽城市圈、澳珠中江城市圈、港深莞惠城市圈、廣佛肇城市圈和潮汕城市圈,構成「一核一軸一帶五圈」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空間佈局。

他指,應該建設功能清晰分工的核、軸、帶,發展多元化的城市分工體系。對於港深,可共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打造數字產業集群、建設世界級金融中心;另外,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軸線全球高端製造集聚和產業創新,廣州、珠海、佛山、惠州等9個城市可發揮比較優勢,建設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科技創新中心;第三,大灣區內可佈局建設中小城市商貿中心、物資集散中心和先進製造中心。

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丘健明認為,打破行政區域間的各種壁壘、進行體制機制創新、讓要素充分流動起來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能否成功的關鍵。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分析,一旦粵港澳大灣區連成一體,要素可以自由流動的時候,就不存在哪個城市出現產業空心化的問題,製造業不在香港、不在深圳沒關係,它在大灣區的其他城市,香港、深圳依然能夠服務這些製造業。




責任編輯:杨蕾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