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傳媒學子與牡丹瓷畫師共繪牡丹圖長卷/實習記者張宸宇攝
【文匯網訊】 (實習記者 徐京豫、許越、姚慧君)洛陽牡丹瓷,是一種將傳統唐白瓷燒製與牡丹花造型相結合的創新手工藝術品。2014年7月,洛陽牡丹瓷被國家主席夫人彭麗媛外訪時作為國禮贈送給東道主。自此,牡丹瓷不再僅是洛陽文化的代表,更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如今,使用洛陽牡丹瓷手工藝製作的「一帶一路」吉祥物、「絲路妞妞」等藝術品,更使牡丹這朵洛陽之「花」綻放在了新絲綢之路上。7月8日,「范長江行動中原行」香港傳媒學子們走進洛陽市李學武牡丹瓷生產基地,一睹「絲路之花」的綻放過程。
在並非牡丹花期的7月,走進洛陽牡丹瓷生產基地,入眼竟是花開錦簇的「牡丹花」,紅、黃、粉、藍,各色皆有,朵朵綻放於約2米長、1.5米高的立體水池上。細看牡丹花,花蕊細如髮絲、花瓣濃淡分明,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伸手小心觸摸時才會發現,這朵朵「牡丹」都是陶瓷所製。
20天數十道工序製「國禮」
洛陽城,素有「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的美譽。由於牡丹花期只有二十天左右,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無緣一睹牡丹競放的風采。作為洛陽本地人的李學武和賈社麗,渴望尋找到一種工藝,可以定格綻放的牡丹。
他們在嘗試了木雕、油紙等多種工藝後,選中了陶瓷作為原材料,又耗時2年,不斷試驗畫樣、塑形、燒製、上色,直到2009年,才成功製作出第一批令人滿意的牡丹瓷,不變形、不褪色,可以「永恆綻放」。
2014年7月3日,彭麗媛在韓國代理「第一夫人」趙允旋的陪同下,到韓國昌德宮參觀。其間,彭麗媛向對方贈送了李學武創作的牡丹瓷。這讓洛陽牡丹瓷首次晉升為「國禮」。
白色瓷盤上繪有碧綠的荷葉,捲曲的荷葉脈絡分明,中間立體綻放着一朵粉白的荷花,栩栩如生,瓷盤上同時題有「風姿秀色」四字。
據李學武牡丹瓷聯合創始人賈社麗介紹,這件被作為國禮贈出的牡丹瓷,創作歷時20餘天,團隊經數十道工序、燒製7遍而成。這個直徑43厘米的瓷盤被融入了陶瓷、繪畫、書法和篆刻等多種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與阿里迪園合作走出國門
牡丹瓷名氣大振後,又不斷增添了迎合七夕情人節特別製作的陶瓷玫瑰花、壁畫嵌入燒製而成的朵朵牡丹、各式各樣的牡丹造型首飾;甚至連頭頂的LED燈,都是「牡丹燈」……牡丹瓷實現由高端禮品定製向城市藝術、家庭裝飾、隨身飾品等領域延伸。
港生們尤其被展示區一款「絲路妞妞」作品所吸引,她們圓嘟嘟的臉蛋,紮着萌萌的丸子頭,雙手托着下巴,頭上還別着一朵小小的牡丹花。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絲路妞妞」是為「一帶一路」訂製的吉祥禮,特別受歡迎。據悉,李學武牡丹瓷先後與國家博物館以及上海迪士尼、阿里巴巴集團、恆大集團等進行合作,將牡丹瓷推向世界。
在歷史上,絲綢之路也是瓷器之路,讓中國瓷器聲名遠播。如今,融合了唐白瓷傳統工藝的洛陽牡丹瓷,以「一帶一路」吉祥禮形象,重新走上了新絲路,將積蓄的洛陽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綻放成絢麗的「絲路之花」。
(來源:大公報)
責任編輯:任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