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盧文端:妖魔化「一地兩檢」就是妖魔化香港

2017-07-26

文:盧文端

在國際社會正常而又普遍的「一地兩檢」通關模式,竟然在香港遭遇「泛政治化」的無端攻擊,與香港開放包容的國際形象極為不符。妖魔化「一地兩檢」實際上是在國際社會妖魔化香港。西九龍高鐵站採用「一地兩檢」,不過是沿用深圳灣模式。為什麼內地租地予香港執法人員進駐處理清關程序,就是理所當然,但在西九龍高鐵站租地予內地執法人員進駐,就要百般阻撓,這讓內地同胞情何以堪?特區政府昨日公佈的「一地兩檢」安排清楚告訴人們,這是最方便市民、最能夠全面發揮高鐵效益的安排,也是符合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的安排。反對派不問是非、逢政府必反、逢兩地合作必反,把「一地兩檢」上綱上線,進行極端的惡意攻擊,許多人都會忍不住問:為什麼國家在「一國」之內可以包容「兩制」,而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一地」,竟然沒有「兩檢」的容身之地?這實在是荒謬之極。


「一地兩檢」並非新鮮事物,在不少國家及地區都有採用。例如,穿梭英國、法國與比利時的歐洲之星高鐵,採用的是「並置邊境管制」,讓雙方執法人員在出入境檢查站既可進行通關手續,亦可依法拘留和逮捕違法者,並在英法隧道有同樣司法權。美國和溫哥華亦有採用「一地兩檢」安排,溫哥華機場就設有美國關口,赴美乘客經過美國執法人員檢查,到達美國後就不用再過關。至於連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城際鐵路,旅客在新加坡兀蘭火車站亦可進行「一地兩檢」,前往馬來西亞的旅客先完成新加坡出境,隨即可辦理大馬入境檢查。


醜化「一地兩檢」有損香港形象

環顧各地,愈來愈多跨境運輸已經採取「一地兩檢」的通關模式,原因是「一地兩檢」可大大節省旅客的過關時間,令運輸更有效率。至於法律問題,國與國之間都可以通過條約解決,並不存在法律上的爭議。

然而,在號稱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冀採取「一地兩檢」模式便利旅客,竟然出現激烈爭議以至各種上綱上線的妖魔化攻擊。在國際社會正常而又普遍的「一地兩檢」通關模式,竟然在香港遭遇大量「泛政治化」無端攻擊,與香港開放包容的國際形象極為不符。妖魔化「一地兩檢」實際上是在國際社會妖魔化香港的國際形象。

事實上,香港與內地實施「一地兩檢」已有先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06年12月通過決定,授權特區政府在深圳境內的港方口岸區範圍內,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實行香港法律,並由香港的執法人員管理。及後,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深汌灣口岸港方口岸區條例草案》,成功實行「一地兩檢」。對此,中央政府一直是大力支持,內地同胞也抱支持態度,而「一地兩檢」運作多年也未有發生過問題。

面對反對派針對高鐵香港段「一地兩檢」安排的極端攻擊,許多人都會忍不住問:為什麼國家在「一國」之內可以包容「兩制」,而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一地」,竟然沒有「兩檢」的容身之地?這實在是荒謬之極。


「一國」可有「兩制」, 「一地」竟不能「兩檢」?

西九龍高鐵站採用「一地兩檢」,不過是沿用深圳灣模式,只是兩地角色調換。反對派以「割地論」肆意抹黑,不但在道理上說不過去,更是在13億同胞面前將香港妖魔化。

內地同胞都會問,為什麼內地租地予香港執法人員進駐處理清關程序,就是理所當然,但在西九龍高鐵站租地予內地執法人員進駐,就是「割地」,這讓內地同胞情何以堪?反對派此舉等於是在廣大內地同胞面前將香港妖魔化,破壞兩地的關係。

應該看到,「一地兩檢」涉及兩地法律,必須符合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基本法第九十五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司法機關通過協商依法進行司法方面的聯繫和相互提供協助。」特區政府提出的「一地兩檢」方案,是以基本法的有關條文作為法律依據,參照深圳灣口岸的運作模式,與內地作出相關的法律安排,既有堅實的法律基礎,亦有先例可循,並不存在法律上的問題。而且,西九龍站土地由特區政府使用、開發、出租,收入歸特區政府支配。「內地口岸區」只是以租用方式交給相關單位使用,不涉及任何業權轉移,根本不存在所謂「割地」的問題,更沒有違反「一國兩制」。

反對派對「一地兩檢」窮追猛攻,醉翁之意並不在法律,而是政治,肆意將「一地兩檢」政治化,以各種天馬行空的臆測,將「一地兩檢」污名化、妖魔化。


反對派逢政府必反不問是非

高鐵不但為港人北上內地城市帶來極大的便利,更讓香港的高鐵網與內地「八縱八橫」的高鐵網連成一體,經濟效益難以估量。唯有「一地兩檢」是最方便市民的安排,可以全面發揮高鐵的效益。

對於「一地兩檢」的法律及執行問題,反對派如有疑問和擔心,大可以務實的態度向特區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然而,他們現時的立場卻是要將「一地兩檢」全盤推翻,並且故意以「割地」等煽動性字眼挑撥市民不滿。

這種不問是非、逢政府必反、逢兩地合作必反的態度,並不符合廣大市民利益,當中也包括損害反對派支持者的利益。反對派毫無道理的「盲反」「一地兩檢」,等於與市民利益作對,站在市民的對立面,必定會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

(作者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杨蕾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