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智庫:粵港澳大灣區面臨兩大轉型 科技中心大有可為

2017-08-09
郭萬達(左一站立)創新要在大都市區才能發生,單一城市的創新容易出現萎縮。(記者毛麗娟攝)

郭萬達(左一站立)創新要在大都市區才能發生,單一城市的創新容易出現萎縮。(記者毛麗娟攝)

【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2017中國智庫論壇暨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年會9日在深圳探討「新經濟與舊體制:包容與創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要讓大灣區對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做出貢獻,需要面臨兩大轉型問題。其一是從單一城市向城市群轉型,其二是從以前的金融中心、服務業中心、製造業中心向科技中心轉型。

他稱,「大灣區的概念是共同發展的概念,是我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實現科技創新和城市轉型的概念」。樊綱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最大的灣區,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世界最大的灣區。

促要素自由流動 實現更好互聯互通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內如何實現更好的互聯互通?樊綱指出,加快國家級研發中心進駐粵港澳大灣區,使得科技資源更好地向這個地區聚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自由流動,落實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平等待遇等等,都是促進互聯互通的方法。

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看好在大灣區推進新經濟發展的機會,認為創新要在大都市區才能發生,單一城市的創新容易出現萎縮。

綜合開發研究院智庫研究與信息部部長鄭宇劼以一組數據說明中國經濟正在向創新、服務和消費型轉變,目前,內地每100塊錢的固定資產投資中,有40塊錢投向了消費和服務領域;100塊錢的進口產品中,技術含量高的產品進口額在下降,與此同時,中國在此領域的出口額在上升,說明內地產品技術水平在提高;製造業和服務業每100個新增就業中,幾年前有60個流向製造業,如今已經降低到30個;內地PCT專利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位。

就在不久前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中國「新四大發明」成為熱詞,這新四大發明包括「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鄭宇劼表示,這四大發明中間三個都是跟互聯網技術、跟新經濟有關的,已經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中國的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成長速度。

建議在發達地區設新經濟先行先試示範區

新經濟的發展難免與舊體制發生衝突。鄭宇劼觀察,從監管上看,存在「三個並存」:第一,監管碎片化,各個部門之間協調問題很大;第二,監管滯後;第三,監管缺失。他指,幾乎所有的新經濟業態都存在這樣的四個問題: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博弈;制度缺失、監管手段「新人穿舊衣」;部門管理碎片化;有限資源分散化。

「欣慰的是看到中央層面,包括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上專門提出:不要用老辦法管治新業態,要有包容的心態。近期也出台了分享經濟的指導意見,包括進一步鼓勵雙創的意見。理念比較新,但落實還是成問題。」 鄭宇劼提出了三點看法:梳理「審慎包容」的監管理念,不僅是要觀念轉變,監管上,安全和秩序、技術和效率還是要做好平衡; 其次,針對監管碎片化、監管滯後、監管缺失並存,盡快梳理政策法規,地方政府和部委的實施細則是關鍵;第三,在條件較好的地區,比如像深圳,還是要設立新經濟先行先試示範區、技術特區、新技術城市社會實驗室。讓所有的新經濟業態在這裡試,不試就不知道怎麼管。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