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理 北京報道)北京城市人居環境再迎變革, 根據最新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稿)》顯示,北京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版北京城市規劃里,北京市的發展目標是到2050年左右進入世界城市行列。
在規劃領域專家看來,北京城市建設目標的調整,直接帶來的影響是城市人居環境的深刻變革。從世界城市到國際一線的和諧宜居之都,不僅表明了城市人居將朝着越來越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還反映了城市文明和配套設施發展也將逐步實現本土國際化。事實上,2004年北京城市規劃就提出,到2020年左右,力爭全面實現現代化,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國際城市的地位。到2050年左右,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進入世界城市行列。而本次新總規則重點強調,2020年發展目標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實現階段性目標;北京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建設階段性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主要體現在中央政務和國際交往環境及配套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城市將逐步成為全國高端引領型產業研發集聚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且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全國文化中心地位進一步彰顯。
按照一般世界城市發展經驗,國際居住區的誕生,並不是意味着將推高房價,他們還有其他一些特徵與魅力。研究顯示,國際一流城市對旅客有吸引力,併產生連鎖反應,吸引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各類投資。同時這些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擁有最大的過夜國際旅客群體,尤其是商旅人士。實際上,根據國內外專家的研究,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世界城市只有三個,即紐約、倫敦、東京,顯而易見的是,它們在世界金融體系及世界經濟事務中發揮着核心作用。
如果借鑒世界城市的發展趨勢,北京城市四環區域將有望在中心職能的重點培育之下,誕生出與紐約、倫敦等國家一流城市相應的國際居住區域關於「國際居住區」這樣一個問題也將迎來權威人士更為深度的一次探討。據了解,8月22日下午2時,一場名為「北京新版城市總體規劃下的國際人居價值論壇」將在北京電視台41層會議大廳舉行。該論壇由新京報主辦,九龍倉、綠城以及中交集團支持並承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將就世界城市發展的最新趨勢及其對北京的啟示發表主題演講;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將更為具體地解讀北京城市新總規下的城市人居發展趨勢。
此外,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毛其智、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清華同衡規劃院城市發展策劃研究所副所長彭劍波及賽格威機械人創始人蒲立等知名專家、行業代表都將共聚一堂,圍繞北京如何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以及北京未來城市人居發展格局展開深度探討。
責任編輯: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