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方日報評論員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着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形成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提高,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反腐敗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贏得黨心民心的最靚麗成績單。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告誡全黨,「打鐵還需自身硬」,「管黨治黨,必須嚴字當頭」,「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也多次強調,「要從歷史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之間的關係,明確內涵、釐清責任」。當前,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幹群關係、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從作風建設切入,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解決了全面從嚴治黨「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先垂範、以上率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對「四風」問題堅決露頭就打,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剎住「車輪上的腐敗」、整治「會所里的歪風」,在神州大地上蕩滌起一股激濁揚清的凈化之風,剎住了一些曾被認為難以剎住的歪風邪氣,攻克了一些曾被認為司空見慣的頑瘴痼疾。實踐充分證明,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黨風建設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
「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以頑強的意志品質,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讓腐敗分子在黨內沒有任何藏身之地!」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重拳反腐為全面從嚴治黨破局,懲貪去惡的堅定決心和雷霆之勢,一次次刷新人們的認識。「打虎」無禁區,十八屆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40人,打破所謂「刑不上大夫」的猜想;「拍蠅」零容忍,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給予紀律處分超過119萬人,打破所謂「法不責眾」的觀念;「獵狐」撒天網,從9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近3000人,釋放「天網恢恢、雖遠必追」的強烈信號。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持續量變產生質變,反腐敗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眾給予高度評價。現在,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已經初步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既要補足精神之鈣,為思想建黨打造牢固根基;也要扎牢制度之籠,為制度治黨提供根本保障。5年來,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環環相扣的黨內教育讓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更強;從出台《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從制訂《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到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從出台《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到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黨內法規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黨內政治生活和紀律不斷規範和改善;從實現黨的歷史上首次一屆任期內中央巡視全覆蓋,到堅決清除「燈下黑」,再到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黨內監督方式方法不斷改革創新,不斷向着全面覆蓋、不留死角邁進。從「拔爛樹」「治病樹」到培育健康「土壤」,黨內政治文化越來越陽光向上,黨內政治生態日益風清氣正,使管黨治黨真正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試出了人心向背,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鍛造出具有更加旺盛生命力和頑強戰鬥力的黨。廣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7·26」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歷史性成果,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毅力堅持不懈抓下去,為廣東實踐「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打牢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組織保證。
責任編輯:梁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