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記者 黎忞)教師春風化雨,不論是教學和關懷,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在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任教的譚蘊華,20年來教導過不少身障學生,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她自創「口訣歌」,讓學生從易記、易學的口訣中尋找學中文的樂趣。她又與教師及社工組成「圓夢小隊」,發掘學生興趣及才能,並尋找資源為學生完成夢想,「時間不等人,他們想做就會為他們做到。」憑著教學的熱誠及對學生的關懷,令譚蘊華成為央視「十大最美教師」之一,更是「最美教師」首個香港得獎者。
現年47歲的譚蘊華,早年就讀師範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至今已達第二十四個年頭。首4年她在國際學校任教中文,進修時在導師建議下,選讀特殊教育相關課程,自此開啟了教導特教生之路。
譚蘊華表示,她早在國際學校已為外籍生設計教材和安排活動,學習中文;但特教生的學習能力及差異大,不少肢體弱能的學生,身體的障礙或會影響他們的智力和記憶力,加上多重弱能的學生,更多是「想做,但做不到」,因此她想透過調適教材,令他們更有效學習中文。
約在十年前,她創作了「口訣歌」,透過生活例子,令中文字更形象化,提升他們對學中文的興趣,「一點去到筲箕灣,一撇去到牛池灣,列車轉彎,列車轉彎,列車再轉彎,叮叮噹噹。」上述是其中一首「口訣歌」,唸出「為」字的筆順及筆劃。「口訣歌」容易掌握,家長亦可為子女溫習,曾有家長向她表示,子女不再抗拒學中文。她亦憑著「口訣歌」,獲得2007/08年度的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特殊教育需要)。
她笑言,「口訣歌」並非由她一人獨力完成,因學生不時會「腦震盪」向她提供點子,助她完成,故同學的創意及努力功不可沒。
該校學生普遍從初小入學,譚蘊華可謂「睇住佢哋大」,視學生為子女,「學生成功我就最開心」。她口中的成功,並非學生以優異成績畢業,而是看到他們成功突破自身限制,完成夢想。譚蘊華與該校教師和社工組成「圓夢小隊」,發掘學生興趣及才能,並尋找資源、資金為學生完成夢想。最佳例子就是在該校中五、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巴基斯坦裔學生摩菲亞。他靠輪椅代步,手部只剩下幾根手指可以移動,但他未有放棄繪畫的夢想,去年更獲得資助出版首本繪本《我從鯊魚口中長大了》,其後陸續出版第二及第三本書。
盼可為內地特殊教育貢獻
譚蘊華透露,有書商擬將摩菲亞的書推廣至台灣,故摩菲亞的書有望出版至第四本,以組成系列繪本。摩菲亞說:「我要多謝譚老師,沒有她我的書就未必可以出版,我會努力畫多幾本書,報答她」。
譚蘊華對自己能成為央視「十大最美教師」之一,感到十分驚喜和開心,她期望未來可為內地的特殊教育作出貢獻,因內地特教的資源有限,故她會預留假期到內地特校舉辦課程作教師培訓,或邀請他們來港交流。
責任編輯:于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