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21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下稱「雙一流」)名單公布,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三所非「985」高校入選「雙一流」
記者注意到,一流大學建設的42所高校分A、B兩類,A類有36所,B類有6所。北京共有8所高校入選A類名單,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此外,上海地區也有復旦大學等4所高校入選A類名單。
B類6所高校為: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與此前39所「985高校」相比,新疆大學、雲南大學、鄭州大學三所非「985」高校躋身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有95所,北京地區共有包括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25所高校入選。
「雙一流」建設高校實現31省份全覆蓋
記者注意到,根據名單,「雙一流」建設高校實現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
「雙一流」建設自2015年拉開序幕,2015年10月,國務院公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方案》中提到,多年來,通過實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等重點建設,一批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同時,重點建設也存在身份固化、競爭缺失、重複交叉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強資源整合,創新實施方式。
隨後,2016年2月,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明確要求加快「雙一流」建設。
今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明確指出,「雙一流」建設「每五年一個建設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建設高校實行總量控制、開放競爭、動態調整」。
■ 焦點
1.與「985」、「211」高校有何不同?
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是一個全新的計劃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據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介紹,「雙一流」建設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個全新的計劃。
教育部在答記者問中表示,「『211工程』『985工程』將作為基礎,發揮『雙一流』建設對區域、行業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
為何「雙一流」中一流大學建設分A、B兩類?教育部表示,這樣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加快改革、加快發展,並推動歸入B類的高校正視差距、奮起直追。
在6所B類高校中,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此前就在「985」高校名單中,而新疆大學、雲南大學、鄭州大學三所高校此前非「985」高校,這次躋身42所一流大學建設名單。
2.如何從近3000所高校選出「雙一流」?
通過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產生
據教育部官網,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879所,在近3000所學校中,這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怎麼進入專家委員會的「慧眼」?
遴選認定過程分四步
教育部表示,「雙一流」建設高校通過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產生,遴選認定過程分四步:
第一步,組建「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具體承擔遴選認定和審核建設方案的有關工作。
第二步,依託專家委員會,以學科為基礎,確定遴選認定標準,遴選產生137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議名單,隨之對應產生了擬建設學科。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議名單基礎上,綜合評價論證提出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建議。
第三步,確定擬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擬建設高校編製論證建設方案,經所屬省級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門審核後,報三部委。
第四步,三部委根據專家委員會意見,研究確定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報國務院批准。
採用認定方式遴選
整個遴選過程中,專家委員會、高校都經歷了什麼?
「不申報、不評審、杜絕不正常的人情來往」,教育部這樣回應認定遴選過程。
記者了解到,此次遴選認定採用認定方式遴選,依託第三方評價。
認定方式遴選即先定標準,再遴選擬建設高校。其間,不組織高校申報,無需主管部門推薦,在確定一流學科建設範圍時,專家委員會不對具體高校或學科進行評審,而是先論證確定認定標準,再根據認定標準遴選。
專家不直接對某一高校是否納入「雙一流」建設範圍做出評判。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表示:「專家委員會的結論都經過討論、記名投票,且不允許委託投票。」認定標準對所有高校一視同仁,不區分中央高校、地方高校。
此外,此次認定遴選依託第三方評價。確保認定遴選不與各類頭銜的人才數量、各類基地平台條件等掛鈎,糾正高校數人頭、拼硬件、鋪攤子等惡性競爭、短期行為。
3.入選名單就「一勞永逸」了嗎?
最大突破即打破終身制,建設若達不到成效,會予以調整
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建設」兩字不可或缺,即「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
教育部也表示,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的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重點在「建設」,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要看最終的建設成效。
「雙一流」建設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劉海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雙一流」相較於之前的「985」、「211」來說,最大的突破就是打破終身制。「雙一流」是滾動建設,5年一周期,過了一個周期,取得成效,才能進入下一個周期,如果達不到成效,會予以調整。
「『雙一流』不是固化的身份,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進入『雙一流』的學校有了這個資格,能夠在原有基礎上發展更快。當然已經進入『雙一流』的學校需要更持續的建設,不能放鬆」,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談松華對新京報記者說。
■ 表態中山大學校長:一流大學要提供一流待遇
「『雙一流』名單公布,你的大學入選了嗎?」,名單一出,朋友圈就被刷屏。不過,入選只是第一步,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如何建設,學科方向如何凝練,建設方案如何編製,則是入選高校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北大校長林建華昨日在談到一流學科建設時表示要加強跨學科建設。「一般地說,學校的學科是相對固定的,但我們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學科的最前沿常常是跨學科的。如果只針對技術問題、只在傳統學科方向內打轉轉,是無法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學術和技術原創成果。北大將在隊伍建設、學科布局調整、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管理機制體制建設等方面進行學科綜合性建設。」林建華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中大不僅要有一流的學科、教師等,也要提供一流的條件、一流的環境和一流的待遇。中大將在「三校區五校園」新建300萬平方米校舍,已經投入大量經費改善教學科研條件,提供一流的條件。提高教職員工的薪酬標準,兩年來員工薪酬有較大增長,今年也將適度增加。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