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匯網訊】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出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絕非主觀選擇,而是客觀必然
◆ 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思想指導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領航「強國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向世界鄭重宣示。在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文明史上,這一莊嚴時刻必將載入史冊。
3萬多字的大會報告,是時代坐標,是黨心凝聚,是民心承載。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貫穿?一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結過去、研判現在、謀劃未來的「時間軸」,舉旗定向,向全黨全國上下發出了進入新時代、迎接新使命、邁向新徵程的強力號召。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蘭紅光攝
當代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新思想
「十九大報告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輝。」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報告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實踐邏輯闡述得科學、準確、明白、透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宣言書和動員令,展現了一種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
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教育長韓慶祥教授進一步解讀說,報告聚焦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根本主題,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四個自信與戰略定力,「黨的十九大報告,站在實現『強起來』的新時代起點上,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確立起新的歷史坐標,體現了從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戰略安排,凸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集中揭示了我們黨正在做的事情和將要做的事情,為馬克思主義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新的戰略指引。」
採訪中,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峰用三個字總結了十九大報告的突出特點:
一是「新」。報告作出了「新時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標」、「新方略」等重大判斷,提出了新要求,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高度概括,是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重要轉折期所作出的政治宣言,展示出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新氣象;
二是「實」。報告既有遠大清晰的目標、思想、方略,又為新的三十年戰略安排標定出具體「路線圖」,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真抓實幹」的精神品質;
三是「力」。報告高度凝聚了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指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這一磅礡力量的堅強核心,人民群眾就是這一磅礡力量的不竭源泉。
「報告最大的亮點是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田改偉說,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執政近70年、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進行的深刻的理論思考與智慧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飛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飛躍。
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顏曉峰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理論創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要圓滿收官,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要未雨綢繆,新情況新問題的解決,需要新的指導思想,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需要、必然要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對未來的發展,將起到塑造、指導和引領的作用。」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劉春說。

▲10月19日,習近平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這是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黨總支書記潘克剛將一幅鳥瞰村子新貌的照片送到習近平面前。習近平起身接過照片,邊看邊稱讚:「這是風景畫,很漂亮!」蘭紅光攝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何以誕生
自建黨以來,無論是中國革命、中國建設還是中國改革開放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理論創新和思想建設,勇於而且善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的每一個複雜階段,進行開創性的理論探索和思想創新。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實踐型政黨銳意進取的鮮明品格。
黨的十九大開幕會後,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的十餘位專家一致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出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絕非主觀選擇,而是客觀必然。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解讀說,關鍵就在於,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思想指導。
這首先基於過去五年來社會主義中國取得了全方位的、開創性的成就,發生了深層次的、根本性的變革。對此,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給予了高度概括。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這些全方位、開創性成就,夯實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雄厚基礎;這些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塑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面貌,進而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新的使命擔當、新的時代要求,必然地要求新理論新思想的產生。
多位受訪專家都認為,把握「新時代」的時代特徵,必須深刻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的新特點。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劉海濤解釋說,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向全黨提出了重大時代課題,如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地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前。
十九大報告對此作出了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具體講,「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與此同時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構成了我們進入新時代的基本依據和基本動力,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構的邏輯起點。」顏曉峰說,以此為基礎,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至少到21世紀中葉,我們的政策制定、發展方略、改革路徑的選擇都將依據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來謀劃,以此為基礎,在實踐中構建起的這一思想理論體系極端重要,意義深遠。」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說。
張希賢則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具劃時代意義的是,它還展示出世界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正在進入全新境界。

▲10月19日,李克強參加黨的十九大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團討論丁林攝
「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的新時代思想內核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非常豐富。」劉春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不斷豐富發展,依托於不斷推進的時代潮流、蓬勃生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緊密結合著歷史發展的脈絡。
他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八個「明確」清晰闡明了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用十四項基本方略具體謀劃了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
「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展開和內涵邏輯,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系統全面地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中國共產黨的『新目標』『新使命』,面臨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問題,與治黨治國治軍的各方面工作緊密相連,既有理論高度,更具實踐價值,將指導我們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劉峰認為。
「八個明確,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戰略佈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破題,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充分體現了理論創新在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有機結合,把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問題具體化了。」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陶文昭說,「八個明確」是對十八大以來重要理論和實踐創新進行的系統化歸納,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構成了一個完備科學的思想理論體系。

▲10月18日,張德江參加黨的十九大內蒙古自治區代表團討論張領攝
在「八個明確」中,指明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我們將用兩個15年分階段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新目標的提出,勾畫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後一公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田改偉說,這讓人切身感受到了「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一論斷是那麼真實、可感。
「十四個堅持,是新時代具體領域工作的政策定位。」劉春認為,十四個堅持,圍繞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判斷和根本主題,謀劃了今後我們要幹什麼、怎麼幹、怎麼幹得更好。「十四個堅持之間是彼此依存、相互關聯協調、不可分割的關係,形成了一個整體,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略體系。」
「十四個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圓心,從『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開始佈局,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進行謀劃,直到以『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壓軸,形成了一個邏輯嚴密的『同心圓』。」竹立家說,十四個堅持構成了新時代的發展藍圖,既是改革發展的路徑,也是改革發展的目標,同時還是改革發展的方法。

▲10月18日,俞正聲參加黨的十九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代表團討論謝環馳攝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認為,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是對幾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工作經驗的總結,更是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寶貴經驗的集大成。
在他看來,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體現了三個特點:
一是,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
二是,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貫穿於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的始終;
三是,體現了新時代改革發展的要求,圍繞新目標、新矛盾,抓住了改革發展的關節點。
「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從理論自覺到實踐自覺的全方位思考。」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部副教授曹鵬飛說,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裡,把未來的30年我們承擔的責任使命和任務,做了全方位的觀照,時間和空間的廣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對於中國未來的30年怎麼辦、怎麼走、怎麼發展、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了清晰周密的戰略規劃和安排,一個擁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現代化,這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世界,都有著深遠而遼闊的意義。
「八個明確的深刻內涵、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是一個完整、全面的整體。」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說,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凸顯了「新時代」、定位於「新目標」,聚焦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著力解決「新矛盾」,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銳意創新,更深含著中國共產黨人一切為了人民的不變初心。

▲10月18日,劉雲山參加黨的十九大雲南省代表團討論丁海濤攝
「以人民為中心」乃新時代思想靈魂
如今,中國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理論和實踐創新。進入新時代,明確新使命,闡明新思想,提出新方略,擘畫新藍圖,開啟新徵程……在黨的十九大這一銘刻歷史的重要時刻,習近平同志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十九大報告的主題,飽含著共產黨人家國情懷。
「報告開宗明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劉峰說,「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要求,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和著力點,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靈魂。十九大報告開篇就簡明扼要地凸顯出「人民」主體地位,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立新認為,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十九大報告通篇都體現了黨的宗旨,從大會的主題『不忘初心』,到『新時代』的特徵,從『新矛盾』的新判斷,到具體的方略佈局,都凸顯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在報告中,有很多精彩的表述,例如,「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打動了郝立新,「這些表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10月19日,王岐山參加黨的十九大湖南省代表團討論姚大偉攝
多位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的專家都認為,在十九大報告中,「以人民為中心」是一以貫之的紅線。這再次提醒全黨上下,要牢記「我是誰」,明確共產黨人對自我身份的準確定位;要明確「我從哪裡來」,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要把握「我現在在哪裡」,廓清標定黨和國家事業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與現實坐標;要清晰回答「我將要到哪裡去」,指明繼續前進的方向與目標。
劉春認為,十九大報告的十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能反映出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為民理念轉化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融入執政目標、執政方略、執政方式等治國理政的要素之中,這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
人民群眾始終是實現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之源,黨的堅強領導正是這一偉大力量的核心。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十九大報告中是新表述,但不是新判斷、新現實。」劉春說,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這是經過歷史反覆證明的。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主心骨,其政治地位不可替代。」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王虎學說,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96年的發展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不僅「能幹事」,更能「幹成事」,所以能贏得人民的擁護。

▲10月19日,張高麗參加黨的十九大陝西省代表團討論 王曄 攝
「十四個堅持之所以從『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開始佈局,以『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壓軸,就是表明了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對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重大、攸關的作用。」竹立家說。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許耀桐說,十九大報告以專章闡述了黨的建設的問題。要把我們黨建設好,首先必須加強黨的領導,維護黨的權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黨的紀律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要持續抓好黨的幹部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夯實基層,增加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個更高階段,未來挑戰更多,風險更大。」在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義天看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會,什麼叫做「一張藍圖繪到底」,什麼叫做「一茬接著一茬干」,什麼叫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中國共產黨,將無往而不勝。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