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匯網訊】 多位德國經濟界人士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共十九大召開後,中國將保持強勁的經濟增長,而隨着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對外開放和轉型升級,未來中國對於德國以及德國經濟的意義將不斷增強。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經理於爾根·弗里德里希表示,中國在過去五年間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成長,而今年以及今後一段時期中國還將保持強勁的經濟增長。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在華經營的近5200家德國企業對此表示歡迎,並期待見證其在經濟實踐中的落實。」於爾根·弗里德里希認為,隨着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繼續加大,下一步有可能達成中國與歐盟之間的雙邊投資協定。
十九大召開期間,漢堡商會主席伯格曼正在中國訪問。他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自己2002年第一次出國就有意選擇了中國作為目的地。此次再度訪華,他不得不驚嘆於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的變化。
伯格曼說:「中國政府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它將成為中國製造商品質量的象徵,也與德國的『工業4.0』不謀而合。」伯格曼高度肯定中國在數字化領域的成就居世界前列。而漢堡正在積極推動數字化經濟的發展。
據介紹,在漢堡商會16萬會員企業中,有許多在數字化潮流中走在了前面。同時,漢堡是中國通往歐洲「一帶一路」的終點和樞紐站。
「中共十九大再次向我們強調了中國未來對於德國以及德國經濟的意義將不斷增強。我認為漢堡的企業應該親自來到中國,才能真正了解中國。」伯格曼說。
法蘭克福市經濟促進局局長奧利弗·施韋貝爾認為,十九大之後,中國企業前往法蘭克福和德國投資將繼續保持向前發展的趨勢。
「在歐洲,許多人有意願分享中國的發展成果。多年來,中國曾經扮演的是廉價產品的生產地,而目前中國更多地尋求向高品質製造業轉型,而德國正好可以為中國提供所需的轉型助力。」奧利弗·施韋貝爾認為,隨着十九大提出一系列新的發展理念,兩國未來經貿和投資聯繫會更加緊密。
德國法蘭克福金融協會主席胡貝圖斯·菲特經常前往中國。他對中國第三方支付等新經濟給人們帶來的全新體驗讚嘆不已,「我非常喜歡支付寶」。
胡貝圖斯·菲特分析,法蘭克福作為人民幣歐洲離岸交易的早期推動者和主要中心,今後預計將迎來更多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德國粒界科技是一家從事實時影視技術和高效高品質的工業產品互動展示及模擬的高科技企業。其創始人吳小亻毛博士認為,過去被好萊塢所壟斷的特效產業目前正處在巨大變革的前夜,而中國政府目前對數字產業的大力推動,以及其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成為這一技術快速革新甚至革命式發展的最佳地點,「這在其它國家是不可能發生的」。
吳小亻毛表示,未來技術革命實現後,將出現「好萊塢來學中國,而不是中國學好萊塢」的全新格局,「這也代表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崛起」。
德國之聲專欄作家澤林撰文《習近平——締造平等》指出,今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澤林分析,這意味着過去30年間實現的富足,必須在將來得到更為公正的分配,並且以可持續的方式維護這一富足;今後要更加註重機會均等、環境保護,而不再是不計代價的經濟增長,「這一表態,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都宛如天籟」。
責任編輯:范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