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深圳未來將建十個諾獎科學家實驗室

2017-11-12
深圳已有5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圖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歇爾計算生物研究院揭牌。

深圳已有5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圖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歇爾計算生物研究院揭牌。

【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 記者 何花)深圳源頭創新再發力,日前,「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諾獎實驗室」在深圳簽約揭牌。至此已有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宣佈在深圳組建實驗室,深圳還將建設十大基礎研究機構、建十大深圳海外創新中心。到2020年,深圳將引進不少於10名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科學家,符合條件的諾獎得主來深組建實驗室,深圳市政府將給予最高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建設資助。這些實驗室的科研項目將有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實現產業化落地。

諾獎實驗室聚焦全球最新領域研發

此次,「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諾獎實驗室」落戶在深圳大鵬新區。這個項目是以諾貝爾獎得主馬歇爾教授為中心,引進西澳大學「馬歇爾研究和培訓中心」核心團隊和多項世界先進的胃腸疾病診斷和治療技術,以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建設為契機,依托深圳大學在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領域的理論基礎及人才儲備,建設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實驗室,加速生物醫學產業技術從研發到孵化到產業化的快速轉化,在深圳形成一個以胃腸疾病的研究、診斷和治療為核心的健康產業鏈。

據瞭解,組建諾獎科學家實驗室是深圳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深圳推動高端人才培養和集聚,提升深圳創新載體研究能力,目前深圳己授牌成立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與轉化醫學研究院4個諾獎實驗室。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諾獎實驗室為深圳第五個諾獎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的研究課題多聚焦於全球最新的自然科學科研領域,也是未來科技發展的焦點,5所諾獎得主科研機構中有4個涉及生物和醫學,2個涉及新材料和新能源。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與深圳產業基礎相結合,通過頂尖人才牽頭破解源頭創新難題,也將是深圳實現「源頭創新+產業成果落地」的獨特「深圳模式」。

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利於成果產業化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吸引這些諾獎得主的,是廣東和深圳成熟的產業環境,未來還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激光產業在廣東具有集聚優勢。」深圳市中光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吳斌表示,在珠三角地區,深圳、東莞及惠州等城市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照明產業鏈,市場份額達4000多億元。

因研發藍光LED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曾談到為何將實驗室落戶在深圳,「激光技術將成為未來顯示產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深圳創新創業氛圍濃厚,LED及激光產業配套完善,政府對於激光照明產業的發展也予以大力支持,開展激光照明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深圳的創新環境和這裡未來產業化的新機遇吸引著眾多科學家。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