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庫房水浸 重拳填海造地正其時

2018-03-02

【文匯網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各項措施主要目標之一是投資未來,在創新科技方面投資尤其大手筆,為發展高增值、多元經濟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只要持之以恆,有望打造出經濟增長新引擎,惟高地價、高樓價作為窒礙香港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的最大攔路虎,恐持續制約經濟增長與競爭力提升。

解決本港發展土地不足問題實在刻不容緩,期望當局盡快落實大規模開拓新發展用地的具體方案,其中透過填海開闢土地是目前最有效而可行的選項,以應付房屋、醫療安老與經濟發展所需,切莫議而不決。事實上,本年度累積破紀錄的財政盈餘與儲備,政府具備豐厚財力,全面啟動填海造地大計正其時。

發展局昨日公佈下年度賣地計劃,並優化政府地皮招標出售制度,公開落標者出價,有助增加賣地的透明度。值得留意的是,下年度首季政府推售地皮,連同鐵路物業發展與市區重建局項目在內,合共提供約二千四百個單位,同比減少三成,難免予人住宅供應仍然有限的感覺。

其實,港府短中期土地供應,主要是透過土地改划得來,隨時遇到環保團體或地區人士反對,令土地供應存在不確定變數。

事實上,國家經濟步入新時代,香港迎來新機遇,如果此時不抓緊解決土地問題,則會限制香港未來發展。去年香港經濟增長達到百分之三點八,預期今年可保持百分之三至四增幅。在千四億財政盈餘與萬億元財政儲備支持下,預算案提出進一步押注五百億元在創新科技,可見當局用心良苦,意圖藉著創科帶動香港經濟結構升級轉型。

預算案提出動用百億元建設兩個創新平台,目標是吸引世界科研機構與科技企業在港設立基地,大方向是正確的,但高地價、高樓價問題難免會削弱香港競爭力。多年前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以營商成本高為由,將在港投資數據中心計劃擱置,土地荒問題窒礙香港經濟發展可見一斑。

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大規模開拓新發展用地提交正式報告之前,當局宜靈活變通,制定一些短期應對措施,紓解目前土地供應緊張情況。

一是可簡化審批農地轉作住宅發展用途,加快補地價商討程序,釋放更多私人住宅發展用地。

二是增加現有住宅項目發展密度,提高位於市區住宅用地的地積比率,以達到地盡其用的目的。

香港發展土地不足問題日趨嚴重,只有大規模填海造地,才能提供以百公頃計的發展用地,滿足社會與經濟發展所需。以十年建屋計劃為例,擬定興建二十八萬個公營房屋,但目前發展用地存在一定缺口,需要積極覓地。同時,為了應付人口老齡化,未來十五至二十年要額外增加一萬張病床,急需發展土地作擴建或增建醫院。

庫房「水浸」下,當局有更大財政空間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地,以徹底根治土地荒頑疾。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