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楊佩韻)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今日宣佈,由今日起展開為期一年的第二次全港性食物消費量調查,旨在收集市民食物消費量數據,從而作出食物安全風險評估工作。被隨機抽中的市民將收到中心寄出的邀請信,他們可致電信中聯絡電話預約訪問日期及時間,中心期望收集5,000名市民飲食情況,包括月餅、生蠔、吞拿魚壽司等36種季節性食品,以了解市民攝取的金屬雜質、重金屬含量數據,有關報告最快於2020年公佈。
食安中心顧問醫生楊子橋表示,首次全港性食物消費量調查於2005年至2007年間進行,因市民飲食習慣隨時間改變,故有需要進行第二次調查。他續說,是次調查對象是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中心會採用隨機抽樣方式由出住戶,再從住戶中抽選一名成員訪問。
將發信予隨機抽中住戶
訪問分兩次進行,分別是24小時膳食回顧問卷及食物頻率問卷,當中食物頻率問卷會向受訪者問及過去一年進食指定36種季節性食品的頻率,以了解部分食物整體攝入量是否出現問題,及未來是否需要加強檢查並為市民提供食物安全建議。
楊子橋續說,是次調查將指定食品種類由上次的逾百種減至36種,以防問卷過於繁複,加重受訪者負擔。整個調查委託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進行,耗資約390萬元。楊子橋表示,中心由今日起向隨機抽中的住戶發出邀請信,信內解釋透調查內容及目的,受訪者可致電信中電話向政策二十一預約日期及時間。
楊子橋表示,在首次訪問時,受訪者除了提供24小時內曾進食的食物與飲品資料外,亦要提供過去12個月進食某些指定食物的情況及體重、身高和年齡等資料,所有受訪者的個人資料會絕對保密。在完成首次訪問後的3至11日之內,將會進行第二次訪問,收集有關食物頻率的數據。他指出,上門調查的訪問員會穿上紫色有領T恤制服,佩帶標示調查名稱的襟章及由中心與政策二十一發出的「訪問員證件」。
他表示,今次訪問不再以紙筆訪問,改為以電腦方式,受訪者的個人資料將轉化成編碼器,該磁碟機亦會加密,USB及互聯網功能會停止。中心亦會新增防止遺失提示儀器,當訪問員與電腦距離逾3米,提示儀器將會發出聲響以作提醒。
責任編輯:于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