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抗藥菌CPE肆虐 成醫護「公敵」

2018-05-04

【文匯網訊】(記者 顏晉傑)「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CPE)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抗藥性細菌,亦是醫學界處理多重耐藥性細菌時要面對的頭號敵人,醫院管理局4日公佈,轄下醫院去年共發現473名CPE帶菌者,人數較前年大幅增加近四成。醫院管理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相信,帶菌者人數飆升是因為擴大篩查範圍,但仍提醒市民要注意衛生,避免受到感染。

CPE是一種抗藥性大腸桿菌,嚴重的可以引致尿道炎及敗血病等疾病。醫管局統計發現, CPE帶菌者人數近年持續上升,去年就有473人被發現身上帶有該細菌,人數較前年的340人增加近四成,並比2011年只得19人大幅飆升約25倍。

不過, 逾九成CPE帶菌者都是沒有徵狀的「隱形帶菌者」,去年只有不足10名病人受到CPE感染。

曾艾壯並指,即使病人對抗生素「碳青霉烯酶」有耐藥性,醫生仍可處方「多黏菌素」,CPE對該抗生素的耐藥性少於10%。

CPE帶菌者人數雖然大幅上升,但曾艾壯指市民不用過份擔心,解釋帶菌者人數增加是因為醫管局加強了篩查工作,在去年共為逾11.8萬名病人進行檢查。

為留醫逾兩周病人進行檢查

曾艾壯指醫院的病房環境擠迫,如果有病人是CPE帶菌者,便有機會將細菌傳染給病房內其他病人,所以醫管局加強了對高危群組進行檢查,如將過往只是為入院前半年內到過外地醫療機構的病人進行檢查的做法擴展至入院前一年,並會為留醫逾兩周病人進行檢查,一旦發現病人身上帶有CPE便及早隔離,避免細菌散播。

醫局明起推「『手』護健康」

明日是「世界洗手日」, 曾艾壯表示,與帶菌者直接接觸,或飲食都是常見的CPE傳播途徑,提醒市民要注意衛生,醫管局明日起亦會推展「『手』護健康」運動,提醒醫護人員、病人及探病者要勤洗手,指洗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途徑。

除CPE外,其他常見的「多重耐藥性細菌」還包括「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耐萬古霉素腸球菌」及「超廣譜ß-內酰胺酶耐藥性桿菌」等,但它們的帶菌者人數近年都能保持穩定,甚至有下跌趨勢。

為配合「香港打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畫2017-2022」,醫管局亦已經引入「降鈣素原測試」,協助醫生分辨病人有否受細菌感染,以更準確地處方抗生素,並會預留資源加密更換床簾次數,以改善環境衛生,而裝抗生素的藥袋亦會加上資料,增加病人對抗菌素耐藥性的認識。

責任編輯:梁瀟瀟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