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目前,無痛分娩技術已能有效降低生產痛苦。但受傳統觀念束縛、麻醉人才短缺、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無痛分娩率還不到10%,且東西部、城與鄉差距大。專家建議,要補足人才短缺,改善麻醉師、助產士待遇,並考慮將鎮痛分娩視為基本醫療需求,納入醫保制度。
生日,常被稱為「母難日」。在醫院待產室,許多准媽媽們為了成為母親,往往要在痛楚之中輾轉數小時乃至數十小時。
生產,就必須要「受難」嗎?對此,婦產科專家們說:「不!」
在世界上,無痛分娩早已是一項成熟技術,無痛分娩率在一些國家已佔90%以上,而在我國,卻還不到10%,這是為什麼呢?
順產並非「純天然」生產
「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一忍就過去了。」「打麻藥對孩子不好吧?」「女性產痛,是激發母愛的必由之路。」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一直大行其道。
產科專家提醒,隨著社會富裕和醫療進步,產婦分娩痛苦反而有加劇跡象。不少產婦營養增加,運動減少,更無需體力勞動,民間習俗又喜歡「大胖小子」,導致出生胎兒體重增加,胎兒頭骨發育更快更硬,但現代女性骨盆卻並未順應「進化」而變大,生產之痛於是變本加厲。片面主張「自然」分娩,不借助現代醫學手段,其實是漠視產婦生命和尊嚴。
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以及對生育疼痛的恐懼,曾讓國內醫院剖宮產率超過50%。近年來,從醫院到產婦家庭都更推崇順產,即自然分娩,認為在產婦手術風險、術後恢復和嬰兒發育等方面,都更有優勢。而順產往往被誤解為不用麻醉和器械等人工干預手段的「純天然」生產。
「所謂自然,應該與社會發展階段相對應。醫療技術進步就是要讓分娩變得更安全、更舒適。」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產科主任應豪認為,推廣藥物鎮痛分娩,會讓更多因害怕疼痛要求剖宮產的孕婦選擇順產。
專家提醒,也要防止理解偏差。「無痛分娩」只是減輕痛感,比如歐洲實施標準是「可以行走的硬膜外麻醉」,且保留一定的、可以忍受的痛感,有利於生產。
上海是國內無痛分娩開展最早、最普及的地區。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從2010年開始推行無痛分娩,目前實施椎管藥物鎮痛的產婦比例在70%以上。在加大宣教,強化產程管理、普遍開展藥物性和非藥物性分娩鎮痛措施之後,該院剖宮產率已降低到39%,順產中的側切比例也從80%以上大幅下降為13%。
但從全國範圍看,鎮痛分娩的開展不容樂觀。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對全國各省區市46家婦產專科醫院、150萬名產婦的一項調查顯示,開展藥物鎮痛分娩,華東地區最為領先,約占30%;華北、華南約為10%;比例最低的西北地區,還不到3%。
觀念和政策影響推廣
「實施無痛分娩,技術上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政策和觀念。」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前院長段濤說,無痛分娩技術不難掌握,在國內難以推廣是受到了傳統觀念上的束縛。
一些地方,很多產科醫生會搶白叫痛的待產孕婦:「不痛怎麼生孩子?」不少產婦家屬因為對分娩疼痛、危險性和藥物鎮痛的無知,擔心「上麻藥,影響孩子怎麼辦」,而選擇讓孕產婦「再忍一忍」。
另一重障礙是麻醉醫生和助產士人才短缺。我國麻醉醫師只有8.5萬人。如果按照歐美國家每萬人2.4個左右麻醉師的配備比例計算,缺口高達30萬—50萬人。醫學進步使得醫院手術量連年增加,更突顯了麻醉醫生的短缺,加大了其工作壓力。
一位麻醉科醫生說:「經常有患者擔心麻醉意外。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麻醉意外的幾率,要遠遠低於麻醉醫生的猝死率。」
阻礙無痛分娩推廣的還有政策因素:其未列入經物價部門審核的單獨收費項目。醫院只能對實施無痛分娩中使用的麻醉藥品、器械等按價計費,而醫療服務、人工勞動等就無法合理合法收費。而無痛分娩的過程會有數小時乃至更長,需要麻醉醫生和助產士定時巡視、監護,所獲卻遠不如一台手術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醫療資源不足、麻醉醫師本已超負荷的前提下,綜合性醫院及醫務人員對這項服務的推廣,注定缺乏動力。
目前,國內的鎮痛分娩,婦產專科醫院的普及度高於綜合醫院,民營醫院普及度高於公立醫院,發達地區普及度比偏遠地區高。
快樂分娩,勢在必行
「我們是賠本賺吆喝。」上海一婦嬰院長萬小平教授說。雖然不能向患者收費,但為推動「無痛醫院」建設,該院在績效工資中設立專項,給麻醉醫生、護士提供一定補貼。有了「無痛醫院」的名氣,更多產婦選擇來這裡生產。
在段濤看來,無痛分娩不僅是鎮痛手段,更是「意外保險」。有些產婦在生產過程發生子宮脫垂、破裂等意外,如果已有椎管麻醉鎮痛基礎,可立即轉入剖宮產手術,最大限度降低母嬰風險。實施無痛分娩的產房,24小時配備助產士、產科醫生、新生兒醫生和麻醉醫生,而許多醫院婦產科並無常駐麻醉醫生,一旦發生意外只能臨時通知,「即便人在醫院,從一個病區趕到另一病區也要十幾分鐘到半小時」,加上等待麻醉生效時間,足以導致高危產婦出現生命危險。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高齡產婦、首次剖宮產造成疤痕子宮增加,這類意外的幾率還可能增加,必須高度提防。
一婦嬰麻醉科主任劉志強認為,雖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推廣無痛分娩勢在必行。
各種障礙中,短期內最難補足的是人才,畢竟醫生的規範化培養週期長。在段濤看來,中西部地區應適當加強專科教育,嘗試讓經過一年短期培訓上崗的助理醫生、麻醉護士與醫生配合工作,「有,總比沒有好。」
由於提倡西式接生,我國助產士學校紛紛停止招生。而產科醫生是「用99%的時間,為1%的意外做準備」,正常分娩時更多陪伴產婦的是助產士。偏偏國內助產士缺乏專業職稱序列,職業晉陞混同於護士。恢復助產士職稱序列,重視助產士、麻醉護士等專業教育,是婦產專科的共同呼聲。
「不少國家助產士都有獨立行醫資格和有限處方權。我們的助產士門診只能做做咨詢。」一婦嬰護士長厲躍紅說,該院正在學習國外經驗,引入退休護士或有護理基礎的人士,經過培訓全程陪同生產,以彌補助產士人手不足。
專家擔心,明確定價、適當提高鎮痛分娩中麻醉師、助產士收入,或意味著加重產婦生育費用,有可能導致無痛分娩淪為少數人享受的「奢侈品」。因此他們建議考慮將鎮痛分娩視為基本醫療需求,納入醫保制度。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梁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