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匯網訊】在中、俄、美、英、韓五國國際記者團的見證下,朝方正式宣告完成了對豐溪里核試驗場的廢棄工作。這標誌着朝方在實質「棄核」道路上邁出第一步,也是繼朝二○○八年象徵性炸毀核冷卻塔後,再次向世界宣示半島無核化的決心。然而,本該迎來美方善意回應的朝鮮,等到的卻是特朗普一紙取消峰會的通告。
豐溪里核試驗場位於朝北部咸鏡北道吉州郡,作為目前外界所知的朝唯一核試場地,豐溪里見證了二○○六年十月至二○一七年九月間進行的六次核試驗,經歷了朝核發展的整個過程。朝關閉豐溪里的象徵意義和國際影響遠超任何「棄核」舉動。
當朝方宣布舉行豐溪里核試驗場廢棄儀式時,韓總統文在寅曾對其意義談到三點:一是為實現完全「棄核」邁出第一步,宣告無核化進程的啟動;二是為成功舉辦朝美會談展現誠意;三是朝鮮正在認真落實朝韓首腦會談達成的協議內容。應當說,這一評價切中要害,朝方也已經做到了。
今年以來,朝方採取了一系列降低半島緊張局勢的舉動,包括參與平昌冬奧會,停止舉行核試驗和中遠程導彈發射,實現「文金會」並達成《板門店宣言》,釋放三名被關押的美國公民、廢棄豐溪里核試驗場等等。朝方一貫堅持「棄核」與「援助」分階段、同步走策略,如今在未獲得美任何經濟回報和安全承諾的情況下,率先「棄核」,在這一事關國家安危的重大問題上採取了靈活立場。對朝誠意與善意,中方給予了高度評價,國際社會也充分鼓勵、歡迎和支持。無論從法理上,還是從道義上,朝方舉動都應當贏得美方「相向而行」。
遺憾的是,美方對此一直反應冷淡,並未對朝「棄核」行動賦予實質意義,似不想給朝臉上「貼金」。部分專家和智囊甚至指,豐溪里核試驗場多條隧道坍塌,周圍岩石出現移位,大部分設施已不再適宜繼續使用等等。言外之意,朝方廢棄之舉是迫不得已,是順勢而為。
對半島的和解進程,美方錯誤地認為是其「極限施壓」的結果,並一再聲稱在朝「棄核」前,不會放鬆這一策略。對朝方釋放的善意,美方始終不肯相信,認為這是其「緩兵之計」,是在「戲弄」美方。一段時間以來,美方用「特金會」吊着朝方胃口,對朝實質「棄核」誠意視而不見,對朝建立互信善意置若罔聞。不僅如此,還與韓重啟聯合軍演,甚至提出被朝斥為「無知、愚蠢」的「利比亞模式」。所有這一切都是極不合時宜,都是對半島和平大勢的背叛。
美一直堅持「先棄核,後談判」。如今,朝做出了「先棄核」姿態,球已回到承諾「後談判」的美國一方。「特金會」泡湯,責任完全在美方。美「以不變應萬變」,不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應有策略,特朗普「走着瞧」,也不是一位大國領導人的應有態度,而取消美朝峰會,更是與當前半島來之不易的和解進程背道而馳。
(來源:大公報)
責任編輯:Can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