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未富先老成現實 老齡化世紀凸顯養老難題

2018-06-05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1億人,占總人口的17.3%。今後20年我國將年均增加1000萬老年人口,到本世紀中葉將迎來老齡化高峰,老年人口預計達4.87億,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至35%,中國社會即將進入「銀髮時代」,擺在社會面前的是亟待破解的養老護理難題。

國際上有一個通用的指標,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達到7%,就是老齡化社會;如果達到14%叫老齡社會;再往上達到21%就是超老齡社會。相對發達國家,英國193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年收入為22428美元,日本1970年是15162美元,韓國1999年是12778美元。

作為一個中等及以上收入人口占總人口不到30%、人均GDP不到10000美元的國家,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經算是比較驚人,這凸顯了我國未富先老的現實。

與此同時,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根據2017年城鄉老年調查結果,38.5%的老人身體有殘疾,30.6%的老人報告身體疼痛,33.1%的老人有較高程度的抑鬱症狀。

老年人的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元化,除了常見慢病管理服務,大城市老年人對於心理健康、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等需求越來越多。但是這些需求都需要市場化、專業化的社會組織來填補。而目前養老服務機構服務項目單一,大部分主營業務來源為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其主營業務也與政府購買的服務項目高度重合,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很難獲得滿足。

高力國際最新發佈的《2018年養老地產展望》報告顯示,隨著亞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對養老護理和養老地產的需求激增。目前亞洲養老地產主要有四種類型:健康活躍老年人的養老小區,居家護理型養老地產,輔助起居型養老機構,專業醫護型養老機構。

子女贍養年邁父母依舊是亞洲社會傳統

從全球範圍來看,在美國廣受歡迎的持續照料退休小區或同樣適用於亞洲地區。作為一種綜合型地產模式,CCRC配備了休閒設施、社交場所、醫療機構和護理設施,為小區中的老年人提供全套的照料服務,使他們的生活極為便利。此外,小區中的老年人可以選擇獨立生活或輔助起居,使其沒有後顧之憂。美國CCRC的營收主要來自於入門費及每月收取的服務費。

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咨詢服務董事總經理David Faulkner表示:「對於老年人及其家人和開發商三方而言,最富創新性和吸引力的融資模式或許是這樣的晚年無憂計劃——參與計劃的老年人繳納較高的入門費,但其本人或繼承者後期可獲得很大比例的退款,某些情況下退款比例可高達90%。」

子女贍養年邁的父母依舊是亞洲社會的傳統;在一些亞洲國家僱傭保姆也非常普遍,這也使得市場對於輔助起居型養老機構的需求不高。然而,這些社會傳統可能會因為越來越多子女的離鄉工作而改變,因此可以預計社會對養老地產的需求會不斷攀升。

David Faulkner續稱:政府和開發商必須把重點放在擴大中產階層養老住房的選擇範圍——這是在亞洲大部分地區快速擴張的細分市場。在房地產價格飆升的市場中,這一細分市場雖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政府補貼或養老護理的公共設備,但可通過更優質的私人服務來提升價格。亞洲的社會雖然呈現老齡化趨勢,但同時也變得更加富裕。隨著中產階級養老住房需求的激增,政府與地產開發商應相互配合並有針對性地調整發展規劃。」

責任編輯:Cancan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