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美媒稱中國無須竊取美國技術

2018-06-29

【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CNBC28日報道,美經濟學家拉里·薩默斯周三稱,中國公司在一些科技領域的領導權不是因為竊取美國技術,反駁了特朗普發起對華貿易行動的依據。薩默斯是克林頓時期的財長,也曾擔任奧巴馬的經濟顧問,他表示,中國的技術發展來自從中國政府巨大基礎科學投資中獲益的出色企業家們,以及中國精益求精、重視科學的教育體制。薩默斯稱,美國保持技術領導權的真正辦法,在於在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而不是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

美國《國家利益》26日報道稱,中美貿易關係,尤其是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近來摩擦不斷,中國的科技進步可能因此放緩,但即使中國不能直接從美國獲得技術,其也可以通過和以色列等國家建立合資企業來獲取技術。技術的擴散傳播意味著無論是否有美國的存在,中國已經在走向科技領域創新大國的路上邁進。

延伸閱讀:「頂天」「立地」「惠民」——中國科技創新實現歷史性跨越

我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試驗任務,返抵大連造船廠碼頭(2018年5月18日攝)。新華社

我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試驗任務,返抵大連造船廠碼頭(2018年5月18日攝)。新華社

2018年5月21日凌晨,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我國計劃實施的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陸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我相信,下一個甲子,中國航天的觸角能夠伸向更遠,只要我們堅持更科學、務實、協調的發展。」運載火箭與衞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說。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中國創新「頂天」。

從一曲星夢「東方紅」,到嫦娥探月「鵲橋會」,在探索太空的星辰大海征途中從無到有,一往無前。

2018年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簡稱地月L2點)的通信衞星,將為2018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新華社

2018年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簡稱地月L2點)的通信衞星,將為2018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新華社

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動通信、量子通訊、北斗導航……太空之路,前景廣闊。

來自科技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支出預計將達到1.76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70.9%;全社會R&D支出佔gDP比重為2.15%,超過歐盟15國2.1%的平均水平,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從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懈努力,尤其是近5年,我國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科技整體能力持續提升,一些重要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並行、領跑階段,正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中國空軍大型運輸機運-20與空降兵部隊聯合開展空降空投訓練(資料照片)。新華社

中國空軍大型運輸機運-20與空降兵部隊聯合開展空降空投訓練(資料照片)。新華社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中國創新「立地」。

C919大飛機飛上藍天、國產航母下水試航、殲20運20正式列裝……

「不盲目跟跑,不人雲亦雲,中國式自主創新讓我們更加堅定自信。」殲20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偉說。

船載「雪鷹12」Ka-32直升機將物資吊運至恩克斯堡島新建站區(2017年12月9日攝)。新華社

船載「雪鷹12」Ka-32直升機將物資吊運至恩克斯堡島新建站區(2017年12月9日攝)。新華社

2018年2月7日,中國第5個南極科學考察站在羅斯海恩克斯堡島選址奠基,讓五星紅旗再一次在南極飄揚,填補了中國在南極太平洋扇區科考建站的空白。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認為,「歷史性飛躍」彰顯的是中國發展的新理念,把發展動力及時切換到創新引擎上來,實現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工程創新的「多輪驅動」。

面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國創新「惠民」。

快速查明300種突發傳染病原,初步建立傳染病應急防控技術體系;肺癌、白血病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物壟斷,國產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上市促使國外專利藥物在中國降價超過50%……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加速融合,織就保障億萬群眾生活的幸福網。

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G123次列車從北京南站首發(2017年6月26日攝)。新華社

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G123次列車從北京南站首發(2017年6月26日攝)。新華社

復興號飛馳、港珠澳大橋貫通……一個個重大工程技術成果,將我國從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向強國穩步推進,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科技創新紅利。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這是港珠澳大橋上的「中國結」造型橋塔(2017年6月6日攝)。新華社

這是港珠澳大橋上的「中國結」造型橋塔(2017年6月6日攝)。新華社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村民在田間利用北斗導航播種蔬菜(2018年4月17日攝)。新華社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村民在田間利用北斗導航播種蔬菜(2018年4月17日攝)。新華社

當前,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不斷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高於同期世界平均增長水平,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定之錨。

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三部曲」,再到構建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創新不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穩,改革釋放出的新動能和新活力不斷迸發涌流。

王文超、張欣、張鈉、王俊峰、劉青松、劉靜、林文楚、任濤(從左至右)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2017年8月17日攝)。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學島建起世界上最先進的強磁場實驗裝置的故事,是近年來「歸國圈裡」的美談。新華社

王文超、張欣、張鈉、王俊峰、劉青松、劉靜、林文楚、任濤(從左至右)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2017年8月17日攝)。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學島建起世界上最先進的強磁場實驗裝置的故事,是近年來「歸國圈裡」的美談。新華社

「千里馬」競相奔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中國擁有8100萬科技工作者,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十二五」期間,科技人才隊伍迅速壯大,R&D人員總量535萬,回國人才超過110萬,是前30年回國人數的3倍。

從錢學森、鄧稼先、羅健夫、蔣築英,到黃大年、鍾揚……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空中,閃耀一代代科學家奮力前行的奪目光芒。每一件大國重器、每一項重大的創新突破背後,都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獻。

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長有其規律,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近年來,在諸多院士專家的共同建議下,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明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湧現出一批重大原創性科研成果和國際頂尖水平的科學大師。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科學家如何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等一系列問題,堅持用簡政放權的「減法」換取創新創業的「加法」,最大限度地激發了科技人員創新創造的熱情,激活了萬眾創新的「一池春水」。

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在中國商飛公司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內正式下線(2015年11月2日攝)。新華社

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在中國商飛公司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內正式下線(2015年11月2日攝)。新華社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