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大3D打印「手」 助中風者「輕而易舉」

2018-07-06

【文匯網訊】(實習記者 鄺錦蓉)中風患者活動能力大多受影響,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出最新型號「自訂3D打印軟體復康機械手」,為中風患者度身訂造一個輕巧又實惠的復康機械手,以改善他們的手部功能,成本亦大大降低。中大表示,首批共有10名患者受惠,現正招募30名患者進行臨床測試。

上一代型號 「希望之手」的機械復康手,現時獲15個國家的醫院使用,望能協助中風患者進行復康訓練。「希望之手」使用傳統馬達作驅動器,當中零件運用金屬打造,重量達700克,成本高達約10萬元。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湯啟宇6日表示, 「自訂3D打印軟體復康機械手」結合最新3D矽膠列印技術,重量只約100克,成本僅1.5萬元,是「希望之手」的10%,但較後者更輕巧靈活和實惠,且由於軟體復康機械手運用矽膠,也不怕弄濕,方便病人用以扭濕毛巾。

除了更輕巧與實惠,軟體復康機械手也可度身訂造。湯啟宇表示,軟體機械復康手會根據病人手型度身訂造,以往「希望之手」的機械復康手較不適用於兒童,但現時最新型號的軟體復康機械手能配合兒童手型,「曾有一名7歲的罕見中風患者,由原本手部不能反轉桌面上的卡片,但經過兩個月的復康訓練後成功做到,手部活動能力改善不少。」湯啟宇期望未來能夠為中風患者提供屬於自己的軟體機械手,讓他們不用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往返醫院,可留在家中因應自身情況進行復康訓練。

病人在使用軟體機械手時,會貼上電極偵測患者肌肉所產生的微弱電流,來自大腦的微弱電流會被視作為手部活動的指標。當病人集中精神張開手時,電極會感應到肌肉產生的電訊號,然後軟體機械手會因應病人的活動意慾,把手張開。

湯啟宇指出,軟體機械手目的是訓練患者大腦,以控制手部活動。現年72歲的陳女士由4月中開始接受兩個月的20節復康訓練,她指使用軟體復康機械手時「最重要是要用腦」,因有時用腦控制手部活動都會感覺到有點累,但左手由之前完全乏力至現時可輕輕發力握拳,還可勉強使用訓練手部緊握力的工具。

湯啟宇續說,軟體復康機械手已於今年3月申請專利,中大研究團隊還需要進行臨床測試,現招募30名中風患者試用軟體機械手,並會提供20堂訓練,期望能改善患者手部活動能力。報名方式以先到先得形式,有意參加臨床測試者可電郵至:clinicaltrial@bme.cuhk.edu.hk。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