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美國科技網站《第五域》近期報道,美國國防部公布了一項名為「統一平台」( Unified Platform)的網絡武器系統採購計劃。該計劃是美軍網絡司令部成立後,最大、最關鍵的採購項目,國防部公布了該計劃前三年的預算,分別為2019年2980萬美元、2020年1000萬美元、2021年600萬美元,但項目的總預算暫時保密。
目前,整個項目的集成和運營由美國空軍裝備壽命管理中心負責,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格魯曼、雷神等軍工巨頭競相參與投標。
據國防部官員描述,「統一平台」系統是一種可以攜帶網絡攻擊和防禦武器,在網絡空間自由穿梭的標準化平台,作戰人員可以對其實施指揮控制,執行攻防作戰、情報獲取、偵察監視等任務,由於該系統類似於海上的航母、空中的飛機和陸地的坦克,因此又被稱為「網絡航母」( Cyber Carrier),是美軍為網絡任務部隊在網絡空間執行作戰任務打造的主戰裝備。
「網絡航母」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2004年,美國空軍就提出了「網絡飛行器」的概念,這是空軍根據空中戰場和網絡空間的相似性,結合現實中無人飛行器和網絡技術的特點發展而來的,其主要任務和目的是為美國軍事信息系統提供靈活、分佈、自主的保護能力。
此次美軍大力發展「網絡航母」的計劃,是美國網絡司令部遂行網絡空間作戰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解決部隊建設瓶頸的重要抓手。
美國在2015版的《國防部網絡空間戰略》中就明確表示要建設網絡任務部隊,形成網絡作戰能力。2017年8月,美軍網絡司令部升格為一級作戰司令部後,實現了網絡運營業務與網絡作戰任務的分離,隨即網絡作戰任務部隊得到擴充。2016年10月,美軍網絡司令部宣布其下屬的133支網絡任務部隊已全部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而在另一方面,網絡空間作戰的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卻遠落後於部隊建設,由於沒有自己獨立的作戰系統,網絡司令部還需要使用國家安全局(NSA)的基礎設施和平台執行任務,這種受制於人的作戰條件,嚴重製約了網絡司令部的有效作戰能力。
而且,美軍雖然建立了網絡司令部統一指揮網絡作戰力量,但各軍兵種網絡任務部隊都有自己的武器系統且互不兼容,難以相互配合,形成整體合力,也給後勤保障帶來了較大負擔。
基於上述原因,美軍意圖通過「網絡航母」這個標準化的作戰平台,整合所有分散的網絡作戰系統,打造屬於網絡司令部獨有的體系化、通用的軍事網絡作戰平合,以滿足網絡任務部隊的作戰需要。
美軍基於網絡威懾戰略,大力發展網絡戰武器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本世紀初就有報道稱美軍已經研發出超過2000種網絡武器,目前美軍已經具備網絡空間滲透、欺騙、接管控制乃至摧毀等諸多能力,隨着網絡空間作戰力量的整合,網絡作戰武器系統的研製也向着「模塊化、標準化、協作化、一體化」等方向發展。
「網絡航母」正是美軍發展新一代網絡武器的典型代表,除了作為統一的作戰平台,也是美軍先進技術應用的載體,結合美軍其他領域的類似項目,「網絡航母」應具備以下3種能力。
一是它可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操作系統環境及網絡架構,利用踩點、Ping掃描、端口掃描、操作系統辨識、漏洞掃描、查點等技術手段,跨越和突破不同網絡之間的防火牆、入侵檢測、路由網關、身份認證等一系列網絡安全措施,實現在網絡空間的自由飛行。
二是能夠搭載病毒、木馬及其他具有攻擊性的網絡軟件,執行任務時,指揮人員可通過遠程遙控,指揮「網絡航母」利用攜帶的軟件武器打擊目標。
三是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網絡作戰武器的智能化水平必將不斷增強,為了應對結構複雜、規模龐大的網絡系統,「網絡航母」將擁有自複製、自組網、自感知、自保護、自消亡等自我決策能力,為作戰提供靈活的部署和攻擊方式。
美軍發展「網絡航母」,除了解決網絡任務部隊急需獨立的武器系統,還有一些隱秘的考慮與打算。美軍希望以網絡戰裝備系統的研發為抓手,引領網絡任務部隊作戰人員思維轉變,強化部隊訓練的標準化和常態化,加速人員從原來的通信和信息技術保障崗位向作戰戰位轉型,真正把網絡空間轉變為與陸、海、空、天同級別的獨立作戰域。
在實戰中,作戰人員不需要具備專業的網絡技術,只需了解使用「網絡航母」能達到的作戰效果即可,在這一點上,非常類似物理戰場上的作戰人員不需要完全掌握武器系統的工作原理,而只需要掌握其操作方法一樣,有利於各領域作戰人員理解和操作,便於在聯合作戰中推廣運用。
除此之外,在美軍國防預算分配和後勤保障中,制式標準化的武器裝備,可以為網絡空間作戰領域爭取到更多的作戰崗位編製和計劃性資金分配,有利於網絡任務部隊的長期發展。
美國戰略家丹尼爾奧·格雷厄姆深刻指出:「縱觀人類歷史,凡是那些最有效地從人類活動的一個領域邁向另一個領域的國家,總能獲得巨大的戰略優勢。」「網絡航母」作為美軍作戰概念與先進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必將成為奪取制網權,搶佔網絡空間戰略制高點的又一利器。
(來源:中國青年報 張玉軍 袁藝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