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蝙蝠體內現第六種埃博拉病毒 可能感染人類

2018-08-29

【文匯網訊】據科技日報援引國趣味科學網站27日報道,科學家在塞拉利昂邦巴利(Bombali)區發現了一種新的埃博拉病毒,並命名為邦巴利病毒,至少有兩種蝙蝠攜帶這一病毒。這是在人類身上檢測到之前,在動物身上發現的第一種埃博拉病毒。該病毒可能感染人類,但尚不清楚它是否會引起疾病。

目前,人類已發現5種埃博拉病毒:扎伊爾、萊斯頓、本迪布焦、蘇丹和塔伊森林病毒。除萊斯頓外,其他4種都會在人身上引發嚴重且常常致命的疾病,而最近最具破壞性的埃博拉疫情都由扎伊爾病毒引起。

埃博拉病毒於1976年被發現,其來自何處仍是未解之謎。以前的研究表明蝙蝠是主要的宿主,但科學家至今仍無法從蝙蝠體內分離並獲得完整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組。

為了在病毒傳播給人類之前在其宿主物種中識別出病毒,美國國際開發署「預言」(PREDICT)項目埃博拉病毒宿主課題組的科學家,從塞拉利昂的535只動物(244只蝙蝠、46只齧齒動物、240隻狗和5隻貓)身上採集了生物樣本,並測試它們體內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

結果發現,4只蝙蝠(3只小型無尾蝙蝠、1只安哥拉無尾蝙蝠)的埃博拉病毒測試呈陽性,其它動物的測試為陰性。對寄居在蝙蝠身上的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組進行測序時,科學家發現,該病毒與以前確定的埃博拉病毒非常不同,代表了一個新類型,他們以發現之地將其命名為邦巴利病毒。

儘管科學家僅在蝙蝠體內檢測到邦巴利病毒,但他們確定了一種可促進病毒轉移到人體細胞中的結合蛋白,這表明人類有可能感染這一病毒,但沒有證據表明它會引起任何症狀。目前尚不清楚邦巴利病毒的表現更像萊斯頓病毒,還是更像扎伊爾病毒。

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最新一期的《自然·微生物學》雜誌。作者指出,這項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引發對蝙蝠的恐慌。以前的研究表明,撲殺蝙蝠不會減少疾病的傳播,反而會增加易感蝙蝠的數量,增強疾病傳播。

埃博拉和SARS的傳染源頭都被證實是蝙蝠。蝙蝠是最容易攜帶致命病毒的動物之一,因為它的飛行本領與強大的免疫機能有關,使它攜帶病毒而不發病,而且它群居,易傳播病原體。隨著我們對蝙蝠的瞭解加深,或將找到與之和平共處而不受其害的方式。

責任編輯:夏凡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