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水河
超強颱風「山竹」漸漸離去,但對香港的破壞仍然令人心有餘悸。萬幸的是,香港並未收到人命損失的報告,而各區所受到的破壞,亦仍在可控範圍內。應當說,香港經受住了這次考驗,而特區政府的周密應對以及高效的應變,亦是此次損失減到最低的一個主要原因。
從昨日災情所見,「山竹」破壞力遠較去年的十號颱風「天鴿」為甚。除了歷次颱風都會出現的如道路受阻、建築物受損,以及停水停電外,更出現全港多個地方大面積積水,以及大量的房屋玻璃爆破等事故,受災市民數以萬計,損失亦以十億元計。但公眾最關注的一些基建設施,包括港珠澳大橋等,都完好無損,讓人慶幸。
香港展現出了出色的抗災能力,這與特區政府的應變能力密切相關。早在颱風形成之初,政府便透過各種途徑發出預警,同時啟動了跨部門的應變會議。在「山竹」肆虐期間,市民看到各個政府部門員工的不懈努力。正是他們堅守崗位以及不畏艱險的精神,讓香港安然度過了「山竹」的考驗,值得全港市民向他們致敬!
當然,此次風災還看到了可進一步完善之處。一方面是天災來臨前的準備有待提升,包括應對天災的物資準備仍顯不足。例如,除了食水儲備,市民對防止玻璃爆破的「膠帶」有強烈需求,但市面卻嚴重供不應求,亦出現哄抬價格的問題,必須避免再次出現。另一方面是訊息發放的方式有待加強。除了傳統上的經媒體發放外,可考慮參考外國和內地的一些做法,即通過手機短訊等方式向每位市民發佈統一的最新消息。
儘管如此,此次特區政府的總體工作仍然是十分出色的,值得給予掌聲。從去年的「天鴿」到今年的「山竹」,每一次應對,都是政府爭取支持,提高管治能力的大好機會。
(來源:大公報)
責任編輯:Caro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