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120年 養護團隊來自杭州灣跨海大橋

2018-10-23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俞晝 通訊員鄧雪 杭州報道)作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港珠澳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為120年,因此,日常養護成為重中之重。記者了解到,港珠澳大橋的「保健醫生」來自寧波交投所屬的路橋工程處,這支專業團隊曾養護杭州灣跨海大橋整整十年,擁有豐富的大橋養護經驗。

今年年初,寧波交投所屬的路橋工程處的養護團隊在投標中以最高綜合分脫穎而出,取得了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主體工程土建日常養護工作,全長29.6公里,連續養護6年。

「我們擁有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十年養護經驗,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路橋工程處總工尹路寧坦言,杭州灣跨海大橋連續八年榮獲浙江省高速公路養護考核第一名,這背後積累的大橋養護經驗,給我們養護港珠澳大橋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現在,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橋樑強國。養護大橋,就像是對待人的生命一樣。」尹路寧告訴記者,在養護杭州灣跨海大橋時,團隊就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同樣港珠澳大橋早在大橋設計階段,就把維養設計置於與主題結構同等重要的地位。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隧道的特殊養護對我們提出了嚴苛的要求。能參與這樣一項『超級工程』的養護,很有挑戰性。」

多種高科技養護港珠澳大橋

目前,國內橋樑一般設計使用壽命是100年,而港珠澳大橋是120年。超過1000億的投資、歷時14載、多樣的結構形式及海洋侵蝕……這些都註定港珠澳大橋的日常養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了解,在港珠澳大橋的日常救援、養護中,將會用上很多「高大上」的儀器。

港珠澳大橋健康監測面臨高空、外海、密閉空間三大挑戰,鋼箱梁中高溫高濕的環境對設備危害較大,監測人員進入後容易缺氧,這就需要藉助設備。

「比如橋樑隧道健康監測,我們會給它安裝上類似於人體測脈搏、心跳的裝置,這樣就可以隨時監測到橋樑隧道運營狀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負責人、公規院副總工程師李娜說,他們專門打造一套便捷實用的橋樑健康監測系統,配備先進的智能傳感器設備,採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處理分析技術和最新的人機交互技術,根據大橋各部位的重要性、耐久性等來確定各部位所需的維養方案。

此外,與杭州灣跨海大橋相比,港珠澳大橋更注重機械化操作,以提高養護的工作效率。目前,路橋工程處已投入專用養護車輛20台,包括隧道檢修車、橋樑檢測車、隧道側壁清洗車、高空作業車等。據了解,大橋管理局在橋樑養護、救援、路政等設備方面的投入達3000多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拯救及養護設備中,防撞緩衝車的數量最多,這批防撞緩衝車將為道路施工提供安全防護。因為如果以110公里的時速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突然讓車輛停下對人員傷害較大,但防撞緩衝車可進行主動防預。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