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鏡頭——專訪央視紀錄片導演閆東

2018-10-24

文 / 張寶峰 凱雷

時入季秋,伶仃洋水波沉沉,水鳥恣意地飛着,似乎都在等待着什麼。

2018年10月24日,歷經6年調研、8年施工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被英國《衞報》稱為「現代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橋樑,將從物理層面徹底激活中國南部的灣區經濟。伶仃洋上的水鳥也將不再「零丁」。

大橋的孕育誕生耗時長久,其業也偉大,其艱也彌深。許多一線建設者的生活日常、無數汗水淚水背後的故事,並不為外人所知。所幸,一個團隊用鏡頭記錄下了這十數年間的精彩片段。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海廣播電視台聯合攝製的紀錄電影力作《港珠澳大橋》,也將在香港迎來首映。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總導演閆東,受訪者供圖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總導演閆東,受訪者供圖

紀錄電影總導演閆東是中央電視台重大題材紀錄片的扛鼎人物。他拍攝的《孔子》《不朽的馬克思》《長征》《東方主戰場》《1937南京記憶》等均在海內外引起巨大反響。深沉的歷史思考、強烈的人文關懷、唯美的鏡頭語言,讓他的紀錄片裹挾着一股與眾不同的史詩氣質。

在位於北京海淀區五棵松的中央電視台影視之家工作室里,書籍高如壘,光盤堆似山,閆東敏捷地穿梭其間檢索資料。即使面對專訪,身心全在紀錄片里的他也無暇修飾邊幅,襯衫領口隨性地翻轉着,本是麻面的拖鞋幫被磨得發亮,但一談起紀錄片,閆東便眸子放光,音高八度,鏡頭內外的故事總也說不完。

閆東是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1983級電視系學生。他求學和從業的時段,幾乎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平行。因此,他的鏡頭也成為過去數十年時代變遷的重要見證。「改革開放40年,個人從業31年,在這個時點,我和港珠澳大橋相遇了,大橋也成為我迄今為止最想講好的故事之一。」

剛硬 柔情

閆東團隊攝影師在拍攝港珠澳大橋,受訪者供圖

閆東團隊攝影師在拍攝港珠澳大橋,受訪者供圖

2015年12月,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閆東意外收到了自己的老同學、時任珠海廣播電視台台長郭琳的邀請。對方要和他討論一個「很棒的選題」——港珠澳大橋。隨後,在珠海的一座小島上,閆東「閉關」看完了當地電視台多年來拍攝的大橋視頻資料。儘管彼時只能看到大橋在建的局部,但閆東仍被深深觸動。「宏大、雄偉,在海上看尤其震撼,但更加震撼的則是工程師們講述的建橋故事……」自此,閆東與港珠澳大橋正式結緣。

港珠澳大橋鋼鐵用量42萬噸,足以建造60座埃菲爾鐵塔,是名副其實的「鋼鐵硬漢」。但在紀錄電影中,閆東要挖掘的卻是「鐵漢柔情」。鍾建榮是大橋島隧工程的一名普通員工,他將自己的婚禮選在大橋上舉行。「自己職業的第一個項目就是這麼大的項目,我們來到這裏,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是一個很棒的感覺。」鏡頭前,鍾建榮笑得那樣憨那樣甜,他擁着身着潔白婚紗的愛人說,「香港、澳門跟祖國分開過一段時間,有這座橋做聯繫的話,相信我們肯定會越來越好。」

此時,鏡頭轉向大橋最高主塔上一個優美的中國結。「鍾建榮所說的同心相連,既指他們小夫妻的美麗愛情,也指港澳與祖國的心心相印,當然還是主塔上中國結的寓意所在。」閆東說,「大橋員工跟我講,他們每個人都有兩個情人,一個是自己的愛人,一個就是這個項目。這樣的話讓我感動不已,所以我一定要拍出他們和大橋共同的美。」

港珠澳大橋由「島橋隧」三部分組成。在紀錄電影里,閆東選擇了林鳴(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團隊鋪設海底隧道的故事,並着重講述了最後一節沉管E30的沉放過程。不過,紀錄電影還首次用鏡頭語言披露了E15沉管在沉放過程中所經歷的意外與反覆。「外人都認識大橋是一項世界奇蹟,都看到了大橋的雄偉壯美,但我想告訴人們,這背後也有起伏波折,任何成功與非凡的取得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精彩鏡頭:林鳴的大橋馬拉松之夢,受訪者供圖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精彩鏡頭:林鳴的大橋馬拉松之夢,受訪者供圖

2015年前後,在安裝E15節沉管時,基槽突發泥沙回淤,林鳴團隊遭遇了兩次嚴峻的失利。紀錄片捕捉到了當時建設者們的真實情狀:第一次失利時,鏡頭緩緩掠過林鳴用手掌托着面頰的場景,滿臉的褶皺,未經打理的花白頭髮,特別是眼神里的失落讓觀者深深揪心。第二次失利時,鏡頭又掃過多位中年男性工程師不停抽取紙巾掩面拭淚的場景。最為撼人的是,當E15終於安裝成功時,控制室里竟然沒有掌聲,沒有歡呼,所有人都靜默無言。緊接着,鏡頭轉向了一排建設工人坐在鋼架前啃麵包咬香腸的場景,隨即又轉向控制室、樓梯角、地板上,各種姿勢和衣而眠的建設者終於進入夢鄉……「每次樣片播放到這裏,總有人潸然淚下。」閆東說。

歷史 人心

《港珠澳大橋》記錄的是當代建築工程,但其間卻糅合了數段珍貴的歷史影像。在講述大橋由「島橋隧」三部分組成的「奇偉想像」時,鏡頭回溯至1954年,3000多民工用最簡陋的工具,移山填海修築十里長堤,連通了大陸與廈門島。在記錄影像的強烈對比下,今日修建港珠澳大橋時的科技色彩和大國實力,給觀眾帶來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不言而喻。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精彩鏡頭: 2017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亮燈,受訪者供圖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精彩鏡頭: 2017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亮燈,受訪者供圖

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毛澤東的「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鄧小平的「喜看今日路 勝讀百年書」、一座座中國古橋的內涵之美,紐約大灣區的千橋之便……「閆導的紀錄片,經常會在不經意的地方『扯出去』,把觀眾帶向歷史,引向思考,乍看去眼前一亮,看過後又發人深思。」《港珠澳大橋》執行導演李凱說。

事實上,「回到歷史 叩問人心」是閆東紀錄片的一貫特色。從《1937南京記憶》到《東方主戰場》,從《國脈》到《孔子》,從業三十餘年來,閆東的鏡頭從未離開過歷史與人文。「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鋼鐵建築,但我不能就橋說橋,那就太薄了。」閆東說,《港珠澳大橋》里出現了國人修建錢塘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等八個文獻片段,它們構成了一股來自歷史的力量,這種力量與安放大橋隧道沉管的力量碰撞在一起,就像一曲澎湃激越的交響,能夠真正抵達觀眾的心底。

今年9月12日晚,「狂想莫扎特」曼徹斯特交響樂團音樂會來到北京國家大劇院。與此同時,一個中年男子也早早來到自己的座位上。「唔嗚依……」伴隨樂音高低起伏,中年男子很快沉浸其中,閉目、擺頭、握拳……「我的一大愛好就是聽交響樂,每次聽完一曲老柴或貝多芬,起碼能頂住我一兩周的狀態,就跟打了雞血一樣。」閆東爽朗地大笑起來,「我做片子時的狀態啊,其實跟那個指揮一樣!」

記憶 血統

閆東是滿族,鑲黃旗,祖輩是清東陵的守靈人。整個家族對傳承的重視,給閆東的血液注入了濃濃的歷史情懷。「我所有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解讀,因為我對歷史、人文有獨特的敏感。」閆東說,那種敏感不是烈酒一般的表面濃香,而是潛流一般的內在涌動。「這種對歷史的興趣、對人文的追求,是我最核心的基因,也是從祖輩那裡傳承下來的最重要的東西。從業31年,窗外風景殊異,但我從未將這一點拋棄。」

如果說祖輩給了閆東歷史情懷,那麼父母則讓他見識了什麼是全情投入和科學嚴謹。閆東的父母都是中國航天事業第一代開拓者。閆東說,父親常講起航天方面的事情,但自己年幼聽不太懂,只記得父親始終強調,小數點後的多少位多少位,依然意義重大,絕不能忽視。「如今再琢磨父親的話,才明白他說的就是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這既是父母身上的航天精神,也是我後來拍攝紀錄片的圭臬。」

交鋒 執着

閆東作品是中國紀錄片在國際上的一張名片。《1937南京記憶》被日本最大網站Niconico購買;《東方主戰場》國際版《改變世界的戰爭》在澳大利亞FOXTEL歷史頻道播出並獲得極高收視;3D版《國脈》電影獲得美國科學與藝術「盧米埃」大獎;《孔子》國際版在英國倫敦全球上線,法德等國多次重播……可以說,在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過程中,閆東的鏡頭語言既有中國味兒,也有國際范兒。

1993年閆東(左)在新疆紅旗拉甫中巴邊境拍攝《中國民居》,受訪者供圖

1993年閆東(左)在新疆紅旗拉甫中巴邊境拍攝《中國民居》,受訪者供圖

在拍攝《港珠澳大橋》電視紀錄片的過程中,美國DISCOVERY頻道知名導演Kenny也成為閆東團隊的一員,這為紀錄片平添了更多元的拍攝理念以及更豐富的國際視角。不過,合作過程中,由於在選材、手法、興趣點等方面的偏好差異,雙方多有爭執。

《港珠澳大橋》執行導演李凱講述了紀錄片拍攝過程中的一段插曲。「閆導特別鍾愛大橋的各種美。他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捕捉這些美。這不僅關乎光線、角度,有時更需要等待。」李凱說,有一次閆導提出想拍攝群星移動背景下的大橋之美,但Kenny團隊卻明確反對,原因大略是「耗時太久,我們做不到」。「咱們自己拍!」李凱回憶,閆東當即決定,把軍令簽給中方團隊。

第一天夜幕降臨,李凱帶着中方團隊趕到指定地點,本來是個清爽之夜,不想沒多久,天氣就陰沉下來,第一次拍攝鎩羽而歸。次夜,天氣預報說有雨,但心裏憋着勁的李凱團隊照樣來到拍攝地點,可喜天遂人意,下了一小會兒,雨就停了。李凱幾人迅速架設機器,不想剛把機位擺好,角度調好,大雨又至。「繼續等!」李凱幾人發誓要跟這場雨耗到底。結果老天跟他們開定了玩笑,天至破曉,大雨未歇。李凱幾人抱着設備擠在車裡,冰冷雨夜,一宿未眠。

第三個晚上,夜空先陰後晴,李凱團隊的攝影師們一個個瞪大眼睛在鏡頭背後,1小時,2小時,3小時……夜空澄澈,星漢燦爛,為了求得最理想最飽滿的影像效果,他們最後足足拍了4個小時。返程時,輜重並無增加,但李凱他們個個心滿意足,好像滿載而歸的趕集者。

「It』s too much wonderful!」在看過閆東和李凱設計實現的星空影像後,Kenny也豎起大指,不住讚歎。這段耗費三天、連續拍攝4個小時的長鏡頭在紀錄片第66分鐘時驚艷出場,總共持續了6秒鐘。

銀線 圓圈

閆東團隊攝影師在拍攝港珠澳大橋,受訪者供圖

閆東團隊攝影師在拍攝港珠澳大橋,受訪者供圖

從2015年底第一次赴港珠澳大橋進行調研算起,閆東已經與大橋「耳鬢廝磨」了1000多個日夜,各種角度、各種環境、各方建設者、各類資料圖,閆東對大橋的「參透」可以說超乎尋常。在他看來,這項偉大工程必將給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提供難以估量的助力。

「沒有大橋之前,從陸路到海上,粵港澳三地完全無法實現一日互通。如今大橋建成,首先節省了通勤人員的時間。」閆東說,對於那些在香港或澳門上班的珠海人,抑或相反,將可以十分便利地當天往返。這種工作、生活上的便利就是他們實實在在的民生。

去年7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特首林正月娥的陪同下,來到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建設工地考察時指出,「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區域更好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此前,在同前來出席慶祝活動的澳門特首崔世安會面時,習近平關心地問:「是坐船過來的嗎?」崔世安回答:「是的,坐船要一個多小時。」習近平說,「等港珠澳大橋修好了,可以縮短到半個小時了。」

「港珠澳大橋將真正幫助粵港澳三地連成一體。」閆東說,它不僅能聯繫物理意義上的人群,更將連結經濟層面的金融和商貿活動,促成三地經濟實現深度一體化。「大橋是一座孤立的鋼鐵建築,但它的影響卻是全方位的。大橋是一個可視的介質,但它帶來的改變將是無形和無限的。」

堅守 傳承

看閆東的紀錄片,會有欣賞歷史大戲的感覺。無論《1937南京記憶》中的南京市檔案館研究館員夏蓓輕翻市民呈文,念述上面記載的大屠殺叢葬地及死難同胞人數的鏡頭,還是《東方主戰場》里中國武裝戰士遍布長城之巔,昂首打響「長城抗戰」的場景,都讓人震撼不已。但與其他歷史類紀錄片不同的是,閆東的鏡頭在宏闊與深沉之外,總帶着遊絲般的美感,就像《孔子》中搖曳青燈下老聖人緩緩提筆,毫尖在竹簡上流暢遊走的特寫,又如《國脈》中用黑白剪紙畫呈現中國文保人員於1949年後找尋珍貴文物的故事……那種美不是粗獷豪放的壯美,而是細膩入微的柔美。

在《港珠澳大橋》里,這種美依然十分閃亮:夕陽下美輪美奐的盧溝橋、水氣間若真若幻的述先橋、鈴聲里飛檐俏麗的五亭橋、船連鎖動靜相宜的廣濟橋……每座古橋都是一幅絕美的畫面,石隙間水苔點染的滄桑,柱頭上微曦留下的晨露,閆東的鏡頭將斧鑿匠心背後的中國美學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一次,閆東還「帶來」了一隻美麗的中華白海豚。2017年7月20日,港珠澳大橋施工海域,大橋建設者和保護區人員共同將首次被成功救助的一隻海豚放歸大海。閆東用鏡頭記錄了大橋建設們放歸海豚的全過程,慢慢的,鏡頭定格在蔚藍海面上群豚戲水的畫面上。這時旁白響起:「這種珍稀保護動物,是香港回歸祖國的吉祥物……大橋開工前,工程師們就立下誓言……大橋通車,白海豚不搬家……」。當樣片播放到這裏時,閆東笑起來,「不知道你注意沒有?全片70分鐘,這個場景正好出現在35分鐘前後。這是無心插柳,也是天意巧合呵!」

今年10月3日,《港珠澳大橋》後期工作基本完成,總算可以稍鬆口氣的閆東提起筆,認真地寫了一封信:「老師,您好!借這次給您送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U盤的機會,特把我從2011年以來創作的主要作品一併呈上,請您指導……我認為,中國紀錄片,不論是重大歷史題材還是當下現實題材,都可以通過國際視角的挖掘和確立,讓西方觀眾接受並喜歡中國故事的呈現與表達。」

收信人名叫司徒兆敦。這位1938年出生於香港的老人是中國影視領域的傳奇泰斗。他曾任北京電影學院78級班主任,後來赫赫有名的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等皆出自其門下。

收到閆東來信後,司徒兆敦在微信中說「閆東導演,作品收到了,謝謝您。這些作品相信也是我們教學的優秀參考作品。我們太需要他們了……您的作品我一貫重視,我希望多拍攝一些實實在在表現我們生活變化的作品……」閆東回復:「同意您的觀點,《港珠澳大橋》的創作就是您說的紮實求真的表現人的故事……」

如果說在鏡頭裡,港珠澳大橋傳承了中國古橋的人文之美。那麼在鏡頭外,以閆東為代表的中堅一代紀錄片人亦正傳承並拓展着中國鏡頭的美學境界……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